歡迎您的到來,我們專注于分享物業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最新動態。如果您對物業服務質量,物業管理制度、行業法規等話題感興趣,歡迎您關注我。在這里,我們將一起探索和學習,共同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期待您的加入!
北京密云區的陽光城·君山墅小區,最近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觀”。
清晨七點,業主王女士駕車駛近小區大門,眼前景象讓她疲憊地嘆了口氣:左側站著深藍色制服、佩戴“豪斯凱賓”臂章的保安,右側是墨綠色制服、佩戴“瑞贏物業”標識的保安。兩批人如同訓練有素的儀仗隊,同時抬起右臂,向她敬出標準禮——這不是軍事演習現場,而是她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
“每次進門都像接受檢閱,但沒人笑得出來。”王女士苦笑著搖頭,“現在鄰居們都在自嘲,說咱們小區安保級別比中南海還高。”
“二道門”內的戰爭
這個別墅區的荒誕劇已持續整整一個月。當車輛駛過這道詭異的“儀仗門”,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小區內部被兩道鐵門分割:老物業豪斯凱賓的保安死守東西區“二道門”,像守衛城堡般禁止新物業人員入內;新物業瑞贏的員工則在外圍修剪瘋長的野草,修補破損的公共設施。
“上周我家水管爆了,新物業的維修師傅被攔在二道門外。”業主李先生向記者展示手機里的通話記錄,“我穿著睡衣跑到門口接人,保安還要登記身份證。修自己家的水管,倒像搞地下接頭!”
更讓居民憂心的是安全隱患。小區監控系統大面積癱瘓,多處木質棧道腐朽斷裂,景觀池泛著詭異的綠沫。六月初,新物業運來的修繕材料在門口被老物業扣留,雙方爆發激烈沖突,警察到場三次才勉強平息。
96%業主的怒吼
這場鬧劇始于去年秋天的業主大會。在北京市漁陽公證處監督下,923戶業主以壓倒性票數(767票支持,僅3票反對)決定解聘豪斯凱賓物業。業主們列出的“罪狀”觸目驚心:
1.小區外圍80萬平方米綠地淪為“草原”,雜草高達成人腰部
2.白河景觀水道淤塞發臭,親水平臺木板多處斷裂
3.去年4月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致兩名工人死亡
4.監控系統70%以上失效,盜竊案頻發無解
“最諷刺的是,死亡事故調查報告還貼在公告欄。”業主魯先生指著泛黃的文件,“應急管理局認定物業安全管理存在重大缺陷,罰款80萬,建議追究刑責——就這樣他們還賴著不走!”
物業的“護城河”
面對洶涌民怨,豪斯凱賓物業筑起三道“護城河”:
1. 程序牌:“他們沒提前60天書面通知!解聘無效!”物業經理張某拍著桌子強調。但當記者出示業主群里的公告截圖及公證文書時,他轉而辯稱:“網絡通知不算正式文書!”
2. 紅線牌:指著小區沙盤,張某劃出尖銳分界:“外圍80萬平米綠地根本不在紅線內!開發商不給錢,我們憑什么維護?”然而業主提供的購房合同顯示,該區域明確列為“小區專屬景觀用地”。
3. 分裂牌:“東西區是獨立規劃區,一個物管會不合法!”這個最新主張讓全程指導的溪翁莊鎮政府瞠目結舌。副鎮長出示備案文件:“十多年都按一個小區管理,換物業就變兩個了?”
被撕裂的家園
荒草叢生的不只是綠地,還有業主間的關系。在小區涼亭,記者見到幾位老年業主為物業爭執:
“新物業每平米才收3塊8,能比萬科(豪斯凱賓母公司)服務好?”趙阿姨質疑道。對面立刻有人反駁:“萬科收4塊2不干事!你看棧道爛了三年有人修嗎?”
房產中介小劉透露,小區掛牌量已破紀錄:“95套在售,10套待掛牌,占總量超10%。昨天有客戶聽說物業打架,直接取消看房。”別墅墻上新貼的售房廣告,在瘋長的野草映襯下格外刺眼。
法律迷宮中的百姓
僵局中,法律成為最后希望。物管會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豪斯凱賓則發起反訴。但法律程序如同黑暗迷宮:
“訴訟周期可能長達兩年,期間物業服務質量必然下滑。”北京偉睿律師事務所林虎才律師指出,“更棘手的是,若法院最終支持老物業,新物業已投入的百萬修繕費找誰索賠?”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付建主任揭示更殘酷的現實:“即便業主勝訴,若老物業拒不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也需數月。這期間停水停電誰管?垃圾清運誰負責?”
消失的“協調者”
矛盾爆發一個月來,真正有效的協調始終缺席。記者獲得一份會議記錄顯示:在6月17日多方協調會上,住建部門代表竟稱“新舊物業可暫時共存”,導致局面更加混亂。
“我們全程指導程序合法,但沒強制執法權啊!”溪翁莊鎮副鎮長向記者倒苦水。當被問及為何不申請住建部門行政處罰時,他沉默良久回答:“需要走流程...”
諷刺的是,就在三個月前,通州區某小區出現相同鬧劇。通州住建委明確表態:老物業拒退將受行政處罰。為何密云區遲遲不動?截至發稿,密云區住建委未予回應。
百戶安居的警示錄
夜幕降臨,君山墅的“雙崗保安”在路燈下拖出長長影子。業主李先生在業主群發出航拍視頻:被整齊修剪的綠地和野蠻生長的荒草形成刺眼分界,如同小區被撕裂的傷口。
“我們交著北京頂級的物業費,卻活成了全城的笑話。”視頻配文獲得上百個淚目表情。而在小區另一端,新物業經理正指揮工人搶修水泵——他們用臨時發電機供電,因為老物業切斷了公共用電。
這場荒誕劇沒有贏家:業主房產貶值,新物業日耗數萬,老物業商譽破產。當法律程序在冗長流程中蹣跚前行,百姓的日常生活正墜入真空。京城這個別墅區的兩排敬禮保安,已然成為基層治理的黑色寓言。
(本文案例來源于公開報道,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請點贊、在看、轉發!
只有更多人關注,小區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關注我,了解更多的物業管理方面的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