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長篇非虛構文學《“制造”新東莞》新書首發式在廣東文學館舉行。南都記者了解到,該書是廣東省作協樟木頭東莞“中國作家第一村”重點創作扶持項目、東莞文學院重點簽約創作項目。
《“制造”新東莞》由東莞市作協副主席、文學藝術院二級作家吳詩嫻,財經作家、安徽省桐城市作協副主席王千馬聯合創作,以大量實地調研、資料整理、人物采訪為支撐,書中從打工文學到“新工業文明”“二億分之一”的溫暖敘事和從“他鄉”到“我城”的書寫,具有鮮明的新大眾文藝特質和特征。
“東莞是一座‘無問西東’的包容之城。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這里都能找到歸屬。”吳詩嫻在現場分享道,對她而言,《“制造”新東莞》不僅是一次勇敢的創作實踐,更是自己從虛構向非虛構轉型的轉型突破。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表示,作品探究東莞“從制造到智造到創造”的進階之道,講述東莞“三來一補”的企業故事、“世界工廠”的奇跡故事、“國際制造名城”的創業故事,闡釋“東莞制造美學”的科學內涵、文化價值、社會意義,呈現新時代中國工業文化的東莞范本、東莞智慧。同時,作品以對時代變遷的深刻體驗,對平凡人物的深情厚意,刻畫了從莞商蔡殷寶到“2億分之一”平凡勞動者的奮斗群像,定格出東莞制造、廣東制造、中國制造的昂揚姿態,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洋溢著嶺南春來早、人勤地生寶的地域特色和敢于無中生萬有、能憑海闊納百川的創新氣質。
東莞是一座制造名城,在這里生長的文學,帶著濃厚的工業文明烙印。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彤飚表示,《“制造”新東莞》這本書所呈現的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不僅是經濟現象,更是文化命題。東莞希望通過文學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東莞制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讀懂東莞的韌性、創新與溫度。
采寫:南都記者 李曉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