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近視手術得等等了,你的視網膜脫離了!”
近日,24歲的婷婷(化名)興致勃勃地進行著近視手術術前檢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摘鏡時刻。
但醫生卻突然告知婷婷眼底出現了視網膜脫離,手術做不成了,而且還要進行眼底手術。
震驚之余帶著無盡的失落,婷婷在鄭州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進行了相應檢查,這才得知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通過眼底病科孫利娜主任的詳細檢查,婷婷左眼確實存在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對此,婷婷和家人非常疑惑,為什么視網膜脫離,但矯正視力還能達到1.0,而自己并沒有感覺視力明顯下降。
“不是視力沒下降,是沒到時候,等到下降了就更麻煩了!”孫利娜主任一語中的,“那是因為視網膜脫離的范圍還沒有波及黃斑區,所以個人感覺不太明顯,但如果注意的話,看東西時會感覺眼前有固定的暗影。”
超廣角眼底照相顯示婷婷左眼不僅存在“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而且下方已經出現有灰白色細條狀增殖,以及格子樣變性區等眼底病變情況。
對于視網膜脫離這樣的急癥,若不緊急采取措施,患者視力受損只是時間的問題,要盡快使脫離的視網膜復位,以防止脫離范圍進一步擴大波及黃斑區而導致視力受損。
考慮到婷婷只有24歲比較年輕,視網膜脫離尚未傷及黃斑區,通過醫院眼底病專家李玉軍院長以及孫利娜主任等綜合研判,患者的情況符合外路手術特征。
外路手術通常是不進眼內,通過裂孔的定位,使用冷凝器把裂孔冷凝封閉上,在裂孔上相對應的鞏膜位置使用墊壓塊,同時使用外加壓的方式,促使裂孔和視網膜復位。
雖然婷婷的手術順利完成,解決了視力受損的潛在風險,但視網膜脫離早期癥狀的“沉默性”依然令人警惕。
婷婷的遭遇并非孤例,多數患者在脫離初期幾乎毫無察覺,或僅感眼前偶有飛蚊、閃光等輕微信號。當視野出現幕布狀遮擋或視力急劇下降時,往往已波及黃斑區,此時視力恢復的希望已大打折扣。
眼科專家強調:在近視高發的當下,重視眼底檢查已刻不容緩。無論是準備接受近視手術者,還是普通高度近視人群,定期進行專業眼底篩查,非常有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