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171號班機空難事故調查有了新進展。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7月16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稱,黑匣子錄音顯示,或許正是機長親手關閉了控制燃油供應的關鍵開關,導致飛機雙引擎失效,最終釀成悲劇。
工人們正在清理墜毀的印度航空客機殘骸 華爾街日報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調查人員初步評估飛行記錄器中的對話內容后認為,正是機長手動關閉了控制兩臺發動機燃油供應的開關。這一判斷來自美方對事故所獲證據的早期分析。飛行當時,由年僅30多歲的副駕駛克萊夫?昆德(Clive Kunder)操控飛機,他曾質疑經驗更豐富的機長為何將燃油開關轉至“切斷”(cutoff)位置,并表現出驚訝與恐慌,而機長蘇米特?薩布哈瓦爾(Sumeet Sabharwal)似乎始終保持冷靜。
有美國飛行員指出,飛機副駕駛昆德作為駕駛人員正專注于操控控制桿,而機長作為監控者更有可能騰出雙手執行開關操作。
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上周發布的初步報告公布了相關對話,但未點明誰作出了操作,僅指出“一名飛行員質問另一人為何關閉燃油開關,而對方予以否認”。然而,多位知情人士、美國飛行員和航空安全專家均表示,報告中描述的技術細節表明,執行此舉的應為機長薩布哈瓦爾。當前尚不明確該操作是失誤還是蓄意行為。
報告指出,兩組燃油開關是一秒間隔依次被關閉,約十秒后又被重新打開。飛機最終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墜毀,造成機上242人中241人遇難,以及地面19人喪生。
作為波音787型客機首次墜毀事故,此次事件因涉及美國制造飛機,已引發美國航空安全體系廣泛關注,美方調查人員亦參與其中。
一些美國官員表示,若類似事件發生于美國本土,可能會移交執法部門而非僅限于安全調查。在美方過往處理重大事故的慣例中,若發現可能存在蓄意行為,通常會有聯邦調查局(FBI)等刑事機構介入。
印度方面發布的初步報告并未就事故原因作出判斷,也未排除可能涉及設計缺陷、設備故障或維護疏忽等因素。報告指出,已有航空醫學與心理學專家加入調查工作。印度航空首席執行官威爾遜則呼吁員工不要過早下定論,并強調調查“遠未結束”。
印度民航部及事故調查局發言人則批評《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過于“片面”,并拒絕進一步評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