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敏,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一個匆匆上線,又匆匆下線的角色。也是源于諾敏一事,剛剛躋身上書房三巨頭的隆科多,狠狠栽了一個跟頭,進而失了雍正的寵信。
而關于諾敏,劇中有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細節——
山西藩庫作假案被田文鏡與圖里琛引爆后,雍正判了諾敏斬立決。可在行刑前,諾敏卻大喊了三聲“冤枉”。
諾敏為何會如此?
按理說,諾敏壓根沒有喊冤的資格。山西藩庫賬目作假是事實,山西二百九七名官員上下其手欺瞞朝廷亦是事實,他何冤之有?
起初,對于這個細節,我以為這只是諾敏在面對死亡時的最后掙扎。
可重刷《雍正王朝》的這段劇情,看到諾敏“硬剛”田文鏡與圖里琛,我才明白,他臨死前大喊冤枉的原因。
追繳藩庫欠款,整頓腐敗吏治
險象環生、殺機隱隱的“九子奪嫡”,隨著康熙駕崩,雍正險勝,終于告一段落。
只不過,康熙留給雍正的,不是繁榮盛世,而是一個吏治腐敗、國庫空虛、積弊如山的大清朝。
也因此,決心刷新吏治的雍正,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繳各省藩庫虧空,整頓貪墨成風的大清朝官場。
由于有過追比國庫欠款的經歷,雍正深知這項工作的難度系數。
來軟的不行。
畢竟在大清朝,各省的藩庫,向來被地方官員視為“私人小金庫”,這是他們的利益空間,又是他們的運作空間。
在這個空間內的人,早已形成了默契,眾志成城,銅墻鐵壁,想要靠道理、道德去打破,讓貪官污吏們,乖乖地把吞進去的銀子吐出來,簡直是癡人說夢。
來硬的更不行。
大部分省份的藩庫都有虧空,他總不能將所有涉事官員都抄家查辦,別說他手里可用之人本就少得可憐,就算有人他也不能如此。畢竟他剛剛登基,皇位還沒有坐穩,身邊又有虎視眈眈的八爺黨。
考慮到局勢與實情,雍正決定“軟硬兼施”——
不要求各省短期內完成任務,而是以2年為期,給下面留了相對充足的轉圜時間,避免因逼得過急,引發動蕩,給八爺黨可乘之機。
同時,明確賞罰制度,能按期完成的予以嘉獎,不能完成的嚴懲不貸。
有了決斷,雍正當著上書房的大臣的面,下達了旨意:
“各省的國庫虧空,必須限期追回,但不能從百姓身上盤剝,我看這件事呀,就從山西做起。”
之所以把目標定為山西,是因為山西是虧空最大的省份,只要山西能夠按期完成任務,那么其他省就沒有托詞與借口了。
而雍正話音剛落,新晉上書房大臣隆科多就站了起來:
“奴才保舉一人,定能勝任……諾敏。這諾敏在戶部的時候,因為頂撞了八爺,因此被冷落了多年,但是就是這個諾敏機敏練達,實在是個理財的能手?!?br/>
領導用人的第一要義,是跟自己一條心,至于能力才干,那是其次。
也是清楚這一點,隆科多才會特意強調,諾敏跟老八有過節。
這樣一來,不僅他舉薦諾敏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雍正也會覺得他懂事,明白什么樣的人能用、該用。
果然,一聽諾敏頂撞過老八,雍正當即采納了隆科多的建議。
就這樣,諾敏被破格提拔為主政一方的巡撫,而山西藩庫作假案,也由此拉開了帷幕。
駭人聽聞的山西藩庫作假案
諾敏赴任的第一天,就當著山西所有官員的面,撂了狠話:
“蒙皇上恩遇,隆中堂舉薦,朝廷派諾某人出任山西巡撫。本來我不愿意來,因為我自認為才力不濟,管不好全國這個虧空最多的第一大省。一個省竟然虧空了三百多萬庫銀,兩年內要填補干凈,落在諸位的頭上,每人至少要出十萬以上……我也沒有帶家眷來,因為我隨時準備,讓朝廷革我的職,但是我有句丑話說在前面,我要是受了處分,你們在場的各位誰也別想安穩過關。”
想要填補藩庫虧空,就得迅速在山西官場站穩腳跟,而想要在官場迅速站穩腳跟,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亮背景,報靠山,隨后才是和光同塵。
顯然,諾敏的這段開場白,就是想告訴山西的官員:
我諾敏是皇上欽點,隆中堂力薦的,背后站的是隆中堂,跟我作對就是跟上面作對,所以你們配不配合,最好掂量掂量,不想要烏紗帽的我奉陪到底。
在震懾了山西官場,徹底站穩腳跟之后,急于證明自己的諾敏,立馬給雍正上折子表決心,說是要在一年之內追回山西藩庫的虧空。
原本,諾敏此舉的目的,更偏向于“喊口號”,可沒成想,雍正卻將他的奏折直接明發了各省。
雍正的這波操作,讓隆科多有了些許想法。
在隆科多看來,一年之內填補之前十幾年的虧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捎赫粌H沒質疑,還將諾敏“喊口號”的折子明發了各省。
這就說明,雍正就是想立個榜樣,來推進整頓吏治,追繳藩庫虧空的工作,至于這個“榜樣”是貨真價實,還是有水分,他覺得并不重要。
也因此,在山西官員代表跑到隆科多面前哭訴,一年之內根本完不成任務的時候,隆科多十分淡定地給出了一個建議——作假賬。
以山西官府的名義向本地商賈借銀子,把虧空的數目對上,蒙混過關之后,在慢慢填補。
當然,隆科多之所以出了這么個餿主意,不僅僅是自覺深通圣意,認為雍正只是想立山西為榜樣,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事關他的臉面與祿位。
畢竟,諾敏是他舉薦的,身上貼著他的標簽,要是諾敏在山西掉鏈子了,他臉上也無光,甚至還可能會影響他在雍正心中的分量與地位。
隨后,隆科多拿出了一封密信,讓山西官員代表交給諾敏。
而收到隆科多密信的諾敏,好像也意識到了什么,當即就同意了做假賬的方式。
就這樣,震驚雍正朝的山西藩庫作假案橫空出世。
“硬剛”田文鏡、“死扛”圖里琛
收到山西半年內追回所有虧空的奏報,龍心大悅的雍正不僅連夜命人制作了一塊,由他親自題筆的“天下第一巡撫”牌匾,還專門為此開了一場表彰大會。
可就在表彰諾敏的折子明發各省,諾敏等山西官員沉浸在順利過關的喜悅之中的時候,意外出現了。
從陜西去河南上任的田文鏡,在路過山西時,發現已經填補完虧空的山西,竟私下設置各種收錢的關卡,變著法從百姓身上盤剝。
意識到事有蹊蹺的田文鏡,當即將所見所聞上報給了雍正。
而雍正則采納了張廷玉的建議,特命田文鏡為欽差,以驗收的名義調查實情。
可山西官場已經是鐵桶一塊,哪會那么容易讓田文鏡查到實情。
在審問陽泉縣令與太原縣令無果之后,田文鏡提出要核對山西藩庫的賬目。
田文鏡可能會查賬,在諾敏的意料之中,他雖不怕田文鏡查,可當著一眾下屬的面,他必須有所態度,否則以后這個一把手就不好當了。
也因此,諾敏毫不客氣的質問道:
“田大人是欽差,可皇上的旨意,只是叫你驗收藩庫清還的官銀?,F在你要查我手下的官員,田大人,只怕是越權了吧?!?br/>
原本就對山西藩庫有疑的田文鏡,見諾敏如此態度,更是堅定了要查賬的想法。
而諾敏雖不再阻止田文鏡查賬,卻上奏折參了田文鏡,表示田文鏡是因為嫉妒山西完成任務,才處處挑刺,吹毛求疵,并請求雍正,一旦銀賬相符,必須追責田文鏡,還山西官場一個公道。
問題來了:諾敏為何敢“硬剛”田文鏡?
田文鏡是雍正的心腹,是雍正還是阿哥的時候,就跟在雍正身邊的舊人,這一點,諾敏心知肚明。
只要銀賬相符,他就等于平安過關了,又何必多此一舉的參劾田文鏡,逼著雍正對“自己人”下手呢?難道諾敏就不怕惹雍正不悅嗎?
更詭異的還在后面。
田文鏡查賬無果之后,為了打破僵局,也為了盡快讓事情水落石出,雍正命御前侍衛領班圖里琛為新任欽差,前往山西徹底此事。
而面對圖里琛,諾敏表面上雖禮敬有加,可在圖里琛配合田文鏡“軟禁”山西官員的時候,諾敏竟像得了“失心瘋”一樣,擺出了要殺圖里琛的陣勢。
先后態度強硬的“對抗”兩任欽差,諾敏為何如此大膽?
難道僅是仗著他背后站著隆科多嗎?
可問題是,即便是隆科多本人,也不敢對雍正特派的欽差“動武”啊,除非是活膩味了。
也就是說,諾敏敢如此,背后必然還有隱情。
臨死前的“冤枉”
諾敏為何如此大膽,不僅“硬剛”田文鏡,還試圖對圖里琛“動武”?
不是諾敏覺得作假賬一事天衣無縫,也不是諾敏自恃背后有隆科多撐腰,而是因為在諾敏看來,作假賬的事,是雍正默許與間接授意的。
諾敏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源于隆科多的那封密信,以及隆科多對山西官員代表說的那番話。
當時,自覺深通圣意的隆科多,在提出作假賬的建議之前,曾對山西官員代表說了這樣一段話:
“皇上的性子你們不是不知道,他原本的意思啊,就是要立你們山西做個榜樣,好實行咱們新朝整頓吏治的決心。”
這段話,山西官員代表自然會轉達給諾敏。
那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諾敏聽了這段話,再加上隆科多的親筆密信,會怎么想?
他不會覺得這只是隆科多個人的主意,只會認為這里面有雍正的影子。
畢竟,隆科多是雍正的人,又是天天呆在雍正身邊的上書房大臣,如果沒有雍正授意或是默許,隆科多怎會冒著欺君的風險,給他出這么個昏招。
也就是說,在諾敏看來,他作假賬的事,是雍正的意思,或者說是雍正的一步棋。
至于目的,就是想將山西立為榜樣,為整頓吏治,推進追討各省藩庫虧空打個樣。
加之雍正前腳剛剛把他“喊口號”的奏折明發各省,后腳隆科多就遞來了密信,這讓諾敏更加篤定這種猜想。
既然是雍正的意思,那他諾敏豈有不干之理。
這便是諾敏敢“硬剛”田文鏡與圖里琛的原因。
在諾敏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貫徹雍正的“暗旨”,而田文鏡只是一個不知道內情,卻非要多管閑事的人,他自然沒什么可怕的。
至于圖里琛的到來,諾敏依舊認為,這只是雍正與隆科多的權宜之計,是做給別人看的。畢竟,雍正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
既如此,他要做的,就是確保事情不敗露,即便方式方法偏激,事后雍正也會向他追責。
而這也是諾敏臨死前大喊冤枉的真相。
可以說,直到被砍頭的那一刻,諾敏也沒想明白,他明明在為雍正做事,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又豈能不喊冤。
至于雍正在這其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是真的被欺瞞了,還是另有隱情,只要思考這幾個問題,就懂了——
田文鏡為何會如此恰好的出現在山西?
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李衛與鄔思道又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山西,幫田文鏡破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