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南縣一個普通的干部任前公示,竟然在網上炸了鍋。
事情說起來也簡單:衡南縣要提拔一個叫肖某的人當鎮長,按規矩公示一下履歷。結果網友一看,好家伙,這人21歲時就當了鎮勞動服務站站長,學歷還是高中。
這下網友不干了。
2008年那會兒,公務員考試已經相當規范了。我記得當時考個事業編都要擠破頭,研究生學歷才勉強有點優勢。可這位肖某,高中畢業就能進體制內當站長?
網友的質疑一針見血: “2008年招考公務員事業編那么嚴規范了,還有那么一些人敢違規。。。為什么肖還是高中能招聘勞動服務站,他有什么特別人才。。。”
這話說得多直白。2008年不是1988年,那時候“凡進必考”的規矩早就立下了。別說高中生,就是本科生想進體制內都得過五關斬六將。
可肖某偏偏就進去了,還當了站長。
官方解釋更有意思:“那時在學歷要求方面沒那么嚴格。”
沒那么嚴格?2008年沒那么嚴格?開玩笑呢吧。
這句話暴露了什么?暴露了小地方的“靈活性”。
別以為我在針對衡南縣。這種事情在當年的縣城里,根本就是常態。什么“凡進必考”,什么學歷要求,在熟人社會面前都是紙老虎。
有關系的進,沒關系的考。
你以為這是個例?天真了。
正如網友所說:“各縣市從2008年起要查這樣的事例,至少不會少于500人。”
這個數字可能還是保守的。
那些年,縣城里的門閥政治玩得有多溜?
一個高中生能當站長,背后得有多少人點頭?人事部門同意了,組織部門批準了,相關領導簽字了。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操作。
什么叫門閥?就是有些人天生就有資格,有些人永遠沒機會。
肖某的家人說他是“農家孩子出身,沒有任何背景”。那更奇怪了,沒背景的農家孩子怎么就能享受到這種“特殊待遇”?
除非。。。他家的“農家”不是一般的農家。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么這些陳年舊事突然被扒出來了?
很簡單,體制內太香了。
以前大家都往外跑,考公務員的人相對有限。現在呢?躺平成了主流,鐵飯碗成了香餑餑。考公、考編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
這種情況下,那些當年“走后門”進來的人,自然就成了眾矢之的。
大家都在996,憑什么你們能朝九晚五?大家都要考試,憑什么你們能直接進?
這種憤怒是可以理解的。更要命的是,這些人現在還要被提拔。
肖某從站長干到副局長,現在還要當鎮長。這讓那些辛辛苦苦考進來的人怎么想?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
當年的違規操作,現在變成了“歷史遺留問題”。當年的關系戶,現在成了“有工作經驗的干部”。
時間成了最好的漂白劑。
但網友不買賬。憑什么你們的歷史遺留問題,要讓我們這些正兒八經考試的人來承受?
這種不公平感,正在全社會蔓延。
更可怕的是,這種事情還會繼續發生。
因為這些當年“走后門”進來的人,現在已經掌握了相當的權力。他們會不會用同樣的方式,為自己的子女、親友開綠燈?
門閥的傳承,往往就是這樣延續的。
你以為現在制度完善了就沒問題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一萬種方法繞過制度,只要有心。
比如“人才引進”,比如“特殊貢獻”,比如“緊缺專業”。。。
總有辦法讓“應該進來的人”進來。
這就是為什么肖某的事情會引起這么大反響。大家憤怒的不只是他一個人,而是他代表的整個群體。
這個群體的存在,讓“公平競爭”成了笑話。
你拼命刷題,人家拼命刷臉。 你熬夜背書,人家吃飯喝酒。 你過五關斬六將,人家直接被“內定”。
這種游戲規則,還有什么公平可言?
最諷刺的是,這些人現在還要教育年輕人“要靠自己努力”,要“通過正當渠道”。
你們當年走的是什么渠道?
網友的憤怒,其實是對整個社會公平性的質疑。如果連最基本的考試選拔都能被操控,那還有什么是公平的?
這種不公平,正在撕裂社會。
有人說,那都是歷史了,現在規范了就行。可歷史的受益者還在享受紅利,歷史的代價卻要全社會承擔。
這公平嗎?
衡南縣的這個公示,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更多的肖某們,還藏在各個角落里。
他們不會主動站出來,只會在被發現時說一句:“那時候就是這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