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美國在對華芯片限制一事上,罕見松了口。
7月15日,美國宣布恢復對華出口H20芯片,為此英偉達CEO親自出馬,飛抵中國推銷自己的H20芯片。
同時罕見脫下皮夾克,身穿唐裝進行首次中文演講。
這在此前是從未出現過的局面。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不明白了,H20芯片是我國目前能采購到的人工智能訓練最先進的芯片,為何美國會選擇解禁?
而且此次黃仁勛的姿態放得很低,這就讓外界更加看不懂了,就算為了出售芯片,也沒有必要如此“諂媚”。
這就要從美國內部開始說起,就在美國政府宣布解禁對華芯片禁令之前,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中國的華為已經研發出性能與H20旗鼓相當的芯片,美國必須解除限制,以壓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
貝森特此言一出,外界就能明白,美國解除芯片禁令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限制中國國產芯片的發展。
【美國財長宣布,解除對華芯片限制】
但是所謂中國研發出性能和H20旗鼓相當的芯片,屬于誤導美國人。
真正的情況是美國在2022年,宣布禁止英偉達對中國出口H100芯片,目的就是阻止中國人工智能算力的發展。
2023年9月,華為昇騰910B芯片開始量產,性能達到了H100的20%左右。
雖然無法和英偉達H100相提并論,但是已經能滿足我們的使用了,無非就是多增加幾塊芯片進行AI訓練,成本與耗電有所提升而已。
結果到了2023年,英偉達展示了H20芯片,這屬于對華特供版。
之所以命名為H20,就是因為H20的性能是H100的20%左右,也就是所謂的“閹割版本”。
通過這一點,就能看出美國人的用心險惡。
中國的昇騰910B不是達到H100性能的20%嗎,那英偉達就推出H20,全面和昇騰910B展開競爭。
此舉也導致在2024年,昇騰910B與H20展開博弈。
同樣在去年,我國新增AI算力設施中,國產芯片占比達到58%。
也就是說,美國允許H20對華出售,完全就是為了限制中國國產芯片的發展。
而貝森特此言,就是在誤導美國人。
之所以美國會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允許H20對華出售,完全是因為華為在4月份展開生態大會之后,宣布昇騰920芯片成功研發,將會在9月量產上市,性能堪比英偉達的H100。
按照我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消息,確認昇騰920在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中,效率達到H100的105%,自然可以視為昇騰920確實堪比H100芯片。
最初英偉達緊急向美國政府通報這一情況,結果白宮不相信,依舊選擇禁售H20。
如今看來,美國很有可能是通過自己的渠道,確認了昇騰920的性能參數不是假消息。
如果昇騰920在九月份開始量產,H20將會被拋棄。
【華為昇騰920問世,讓美國坐不住了】
雖然英偉達已經研發出GB200芯片,性能遠超H100,但是H20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芯片發展的關鍵手段之一,不可能眼睜睜看著H20被拋棄。
于是馬上宣布解除禁令。
畢竟,除中國之外的國家,只采購H100,將來可能會采購GB200,誰還會采購“閹割版”的H20?
只不過英偉達在今年年初就停止生產H20,即便對華恢復出口,也不太可能重啟生產線。
所以,黃仁勛此次親自登場,就是為了推銷剩余的H20,能出口多少算多少,總比爛在倉庫中要好。
那么我們會采購H20嗎?
只能說不好說。
畢竟,在中國實力得到提升之后,美國早已無法為所欲為。
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早已不是美國說什么,我們就做什么。
美國想禁售就禁售,眼看我們研發出等效芯片之后,美國就宣布解除禁令。
如果真的是這樣,哪家科技公司還會搞研發?
因此,當我們研發出等效芯片之后,對于這個等效芯片就應該直接宣布禁售,讓研發企業可以回血,獲得足夠的資金再進行下一輪研發。
當然,理論上可以這么做,但半導體屬于特殊行業,無法采取這一措施。
因為這套理論的基礎是外國更加先進的芯片企業,如果選擇傾銷,我們剛剛取得科研突破的企業,所研發的產品就面臨賣不出去的情況。
更嚴重一點的,可能會倒閉。
在沒有競爭對手之后,美國就會重新恢復到我行我素的狀態之中。
想解禁就解禁,想封鎖就封鎖。
對于常規的工業產品可以選擇反制,但芯片產業不行,尤其是我們還受到光刻機的約束,我們的光刻機數量面臨嚴重不足的情況。
【黃仁勛放低姿態,出訪中國】
說白了,就是產能不足。
就拿昇騰芯片來說,如果訂單排滿,未交付訂單還有一大堆,華為難以擴大產能,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高端光刻機。
雖然我國的供應鏈極為強大,但是在芯片領域還做不到有多少訂單就生產多少芯片。
所以,昇騰910芯片獲得一致認可,紛紛下單之后,我國也在同步采購H20芯片,不是為了支持美國產品,而是為了彌補昇騰910的產能缺口。
同時,就算9月份華為推出昇騰920,性能堪比H100,也存在一定的產能缺口。
畢竟,我國的芯片產能與需求之間的缺口很大,高端算力的芯片情況略好一點。
有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建AI算力有一半都使用了昇騰910,這么大的產能自然是舉國之力進行支援的。
畢竟,去年中國市場消耗的芯片總量中,有73.3%依賴進口。
芯片整體的國產化率為26.7%,先進制程,也就是14納米之下的為11.8%。
成熟制程,也就是28納米的芯片為48.5%。
同時按照去年公布的數據,中國芯片行業中的成熟制程,有48.5%屬于國產,其余依賴進口。
原因就是光刻機數量不足,成熟制程的光刻機都不夠用。
雖然我們已經能實現成熟制程光刻機的國產化,但擁有這個技術和生產出足夠多的產品是兩回事。
如果想要將這么大規模的芯片全部替換掉,需要足夠多的時間才能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無法一次性替換。
在這個期間,國產芯片數量自然是不夠用的,必須采購。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保護本土企業。
2024年,我國要求央國企采購國產芯片的比例大于等于50%,機關要在2027年實現100%國產替代化。
上海和深圳對采購華為昇騰與寒武紀芯片的企業,給予30%的補貼等等。
所以說芯片行業很特殊,我們不能用正常的理論來看待這一行業。
只有等到我國的光刻機取得重大突破并積累足夠多的和數量,才能出現不一樣的情況。
黃仁勛就是看到這一點,此前極力阻撓美國對華禁售H20芯片。
最初黃仁勛都拒絕執行H100對華禁售的政令,最終屬實有點扛不住壓力,才選擇遵守相關規定。
【黃仁勛親自出馬,推銷芯片】
如今美國解除禁令,黃仁勛親自到中國推銷H20,此人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失望而歸。
甚至將來華為拿出等效H100的芯片之后,黃仁勛還會要求美國政府解除H100芯片的禁令。
所以,現階段黃仁勛對我們還是有用的,直到我們解決芯片產能不足的問題之后,局勢才會發生改變。
甚至可以說,當初選擇禁售H20,不過是特朗普被中國在關稅戰中反制美國而沖昏了頭腦。
但是美國真的能阻止中國的國產芯片崛起嗎?
當然不可能。
別忘了,中國國產芯片的性能與美國相比只是略遜一籌,我國正在全力研發高端光刻機。
等到這款國之重器亮相之后,芯片難題將會迎刃而解。
屆時,就算美國禁售芯片,我們也不會為之所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