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芝加哥玉米期貨再次觸及合約低點,而由于美國豐收在望,大豆價格也一直在個位數附近徘徊。
12月玉米價格仍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1月大豆價格則處于五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經通脹調整后,玉米和大豆的月度平均價格均處于2006年以來7月份的最低水平。
這一嚴峻的里程碑事件發生之際,美國出口商正努力捍衛其曾經牢不可破的全球谷物和油籽市場份額,以抵御不斷擴張的巴西產量。
由于投入成本仍然相對較高,價格下跌對美國農民來說尤其痛苦。自2022年年中以來,玉米價格(名義價格和調整后價格)已下跌至少30%。
但今年全國玉米平均生產成本僅比2022年低3%,如果考慮通脹因素,則低11%。也就是說,即使目前美國玉米供應預測歷史性地較為溫和,4美元/蒲式耳的玉米價格也與幾年前的4美元/蒲式耳不同。
【2006年基準】
本月迄今為止,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2月玉米和11月大豆期貨均價分別為每蒲式耳4.21美元和10.20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全月均價分別為4.12美元和10.67美元。
周二公布的美國數據顯示,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7%,使2024年7月玉米平均實際價格升至4.23美元,略高于當前水平,并與2020年7月的調整后價格持平。
以名義美元計算,自2006年(含)以來,有11個7月玉米平均價格低于當前價格。但經通脹調整后,今天的4.21美元價格是自2006年每蒲式耳4.19美元(名義價格2.65美元)以來的最低水平。
自2006年以來,有9個7月大豆名義價格低于本月10.20美元的移動平均值。調整后,這再次創下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每蒲式耳9.74美元;名義價格6.15美元)。
本周迄今為止,玉米和大豆價格均出現反彈。但價格遠低于2月份創下的年度高點,當時美國農民即將收獲的保險保障已經確定。
然而,自那以后價格疲軟的情況并不罕見,這對充滿希望的牛市來說是一個潛在的不利因素。本月迄今為止,12月份玉米交易價格比2月份均價低10%,跌幅小于前兩年。
【供應支撐?】
美國農業部預測,2025-26年度美國玉米期末庫存將同比增長24%。此前,預計2024-25年度(截至8月31日)玉米期末庫存將下降24%。
一年前,預計2024-25年度玉米期末庫存將增長12%,與2020-21年度18%的同期預測增幅相似。回想一下,2020年7月和2024年7月的調整后玉米價格與當前價格幾乎相同,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當前的供需動態。
但若比較產量,這一論點就顯得站不住腳了。預計2025-26年度玉米期末庫存為16.6億蒲式耳,比同期預測的2024-25年度和2020-21年度分別低21%和37%。
但考慮到玉米單產的巨大上漲潛力,市場很可能認為2025-26年度期末庫存接近20億蒲式耳,這更有利于維持低價。
預計2025-26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將同比下降11%,這是自2020年以來7月份預測的首次同比供應下降(下降32%)。2019年7月的預測為降幅24%,但這兩個7月的調整后大豆平均價格均超過每蒲式耳11美元。
7月份預測的2019-20年度和2020-21年度美國大豆結轉庫存分別為7.95億蒲式耳和4.25億蒲式耳,安全超過2025-26年度3.1億蒲式耳的預估。這可能對大豆價格構成支撐,尤其是在8月份天氣預報不利的情況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