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車間里,熟練操作工業機器人的技術骨干可能來自職業院校;在現代農業園區,主導智能灌溉系統運維的技術員或許畢業于地方技工院校;在社區服務中心,精準調試養老護理設備的專業人員往往出自技能型高校。這些活躍在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術人才,其成長軌跡往往與地方職業院校的培養體系緊密相連。在寧夏,有一所深耕職業教育數十年的院校,其畢業生常年活躍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區域支柱產業領域,這就是寧夏職業技術大學。
從就業基本面來看,寧夏職業技術大學的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持續保持高位。據學校202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數據顯示,畢業去向落實率達96.58%,這一數據直觀展現出學校在推動學生就業方面的顯著成效。具體到專業層面,在開設的51個專業中,49個專業的畢業去向落實率超過90%,其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等19個專業更是實現100% 就業。這樣的就業表現,與學校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及就業服務體系等方面的系統性布局密不可分。
從就業地域分布特征來看,學校培養的人才與本地產業發展形成了高度適配。由于緊密對接寧夏回族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 + N”現代產業體系設置專業,大量畢業生選擇留在寧夏就業,成為支撐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
這種與地方產業的深度綁定,同樣體現在就業行業的分布上。畢業生就業范圍廣泛覆蓋第一、二、三產業,其中制造業、農林牧漁、信息技術產業、商貿服務業、公共管理與服務、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吸納了絕大多數畢業生。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例,軟件學院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專業畢業生,廣泛活躍在軟件開發、網絡維護、數據處理等崗位。2024年,該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登記率達97.48%,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軟件技術三個專業更是實現100%就業,這一數據既體現了專業設置與行業需求的精準對接,也凸顯了學校在相關領域人才培養的質量。
學校能實現這樣的就業成效,與其構建的全方位就業服務體系直接相關。在就業指導環節,學校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舉辦簡歷優化workshop、組織模擬面試等活動,系統提升學生的求職技能;2024年開展的各類就業指導活動,為學生求職提供了全流程支持。在就業渠道搭建上,學校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積極構建“政、校、行、企”合作交流平臺。打造了全方位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切實做到了“離校不離線、服務不斷線”。截至目前已注冊企業1477家,已發布招聘信息數2977條,提供崗位數60877個,實現了學生與企業的精準對接。
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畢業生順利步入職場奠定了扎實基礎。學校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上持續投入,目前已建成40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216個集教學、生產、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實訓室,以及128個校企合作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這些實訓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實踐機會,參與企業真實生產管理過程,畢業后可快速勝任自動化產線的生產、調試維護等核心崗位。
在就業率普遍走低的今天,寧夏職業技術大學的學生仍然能保持高就業率,完全得益于學校精準的專業設置、全方位就業服務已經扎實的實踐培養體系,這些具體的舉措和取得的效果共同構成了學校整體的高就業率。如果你想實現“畢業即就業”,那么寧夏職業技術大學將會是你的最優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