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說最近突然情緒不好了,要么莫名失落,高興不起來;要么莫名煩躁,想發脾氣;晚上也睡不好,多夢,半夜容易醒,第二天精神不好,頭發掉得比較厲害......
如果你最近,或者往年這會兒有這些問題:
經常睡不著,或者總主動、被動的熬夜,熬夜后身體勞累,好幾天都沒精神,總也恢復不過來,經常容易心情郁悶,莫名其妙就煩躁,容易焦慮,睡覺老愛做夢,夢多,早晨醒來也忘不掉,皮膚比原來差,特別是熬夜后皮膚變差的很多,老愛掉頭發。
月經量近幾個月變得越來越少,眼睛時常有紅血絲,還非常干澀,睡覺睡不踏實,半夜容易醒,半夜醒了再次入睡很困難,睡醒起來也不覺得休息好了,反而感到很累。
指甲上越來越多的有豎條紋,不光滑,且容易斷裂,非常容易受到驚嚇,總是害怕。
這都是身體在提示你心神耗傷,肝血不足了,有條件的人最好要睡子午覺,子時晚上23點到1點,午時更重要,上午11點到13點。
要是再不睡好,很容易過早衰老的。
肝血不足的原因
1. 用眼過度
眼睛出了問題,和肝的關系非常大,中醫說“肝開竅于目”、“久視傷肝”,就是指用眼過度會導致肝血虛、肝陰虛,還會影響肝臟的解毒功能。
肝藏血,它提供的血液和陰津就是滋養眼睛的,可以說,肝是明目的源泉。
我們對著電腦太久,用眼過度,肝臟就要分配更多的血液去滋養眼睛。
我們的肝臟就像身體里的一個血庫,如果總是過量從血庫里拿血,造成血庫里血不充足,就會出現頭昏、頭痛、眼睛干澀、視物不清、腰膝酸軟、手足無力、情緒不穩定等一系列癥狀。
2. 熬夜
另外,熬夜也是非常耗損肝血的行為。
中醫有個說法“人臥則血歸于肝”,凌晨1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時間。
此時不休息,肝忙著派兵遣將去支援我們熬夜的身體,結果,就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并加劇惡化。
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各種各樣的怪病,肝受到了損傷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老一輩的人說熬夜就是熬心血,其實這是很有道理的。
3. 脾胃虛弱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影響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引起氣血的生成不足,久而久之就造成肝血不足。
可現在太多人卻在做著傷脾胃的事情,吃得太撐、太少、太油膩、太寒涼、太辛辣刺激,三餐不規律……
這些無疑是脾胃在自殺的方式,脾胃受傷了,吃進去的食物無力轉化成營養,就變成消化不了的垃圾留在身體里,惡性循環。
4. 勞累和用腦過度
當你用腦時,大部分的血液都供給了腦部,內臟供血就會相應減少,長此以往,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補肝血,跟我這樣做
1. 好好睡覺
睡覺是“天補”。每個人都要睡覺,把這件必做的事做都極致,就是最好的養,很多人總熬夜買護膚品,保養品,好看的衣服,其實你早點睡覺,自然皮膚好,氣血足,心情好,還更容易瘦。
所有的抗衰,都不如好好睡覺來的實在。
最近很多人睡不好,身體里的肝血一點點消耗著,我們的神,在晚上回不到肝血里。
這時候需要多吃一些養肝血的食物,比如:如桑葚、百合、蓮子、桂圓、酸棗仁、葡萄干、豬肝、鴨血等,給神魂創造好休息的環境,就能安神好眠了。
2. 滾揉后溪穴
后溪最早見于《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于督脈小腸經。
作為八脈交會穴,后溪穴可以和人體的其它血脈溝通,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
對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可以把雙手后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
大家可以試一下,堅持一天這樣做下來,肯定到了下班的時候腰不會酸、脖子不會累,眼睛會很大程度上的緩解。
3. 養脾胃
其實肝血不足的人是需要調理自己的脾胃的,因為只有脾胃好了,其肝臟的供血功能才能夠有所改善。
說到調理脾胃,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千年古方四神湯——芡實、茯苓、山藥、蓮子四味食材,古人認為它們像“小神仙”一樣能照顧到我們全身。
其中山藥以補虛為長,茯苓以去濕為長;芡實健脾又固腎;蓮子養心安神為首功。
它們匯集在一起后互相補遺,制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祛濕、降燥等諸多益處,四神之名當之無愧。
除此以外,日常還可以多做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需單舉。
4. 減少消耗
肝血除了補,最最重要的就是少操勞,少操心,這一點需要很多女同胞們學會自己給自己松綁。
現在這個時代信息爆炸,人也容易被很多并不重要的事情消耗的時代,如果你愿意幫助身體清理一下沉積的委屈、氣郁,幫助身體養一養過度消耗的肝血,清理一下陳年的垃圾,幫身體輕松點面對你那個沉重的心,心也會更舒服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提起衰老,第一反應就是頭發變白、皺紋變多,但只有真正直面衰老的人群,才知道衰老是集眼花、耳聾、腿腳不利等一系列身體機能衰退表現的集合體。
沒有人能拒絕衰老,但在我們身上有一個穴位,可以延緩衰老,淡化那些衰老的表現,讓老年健康更有保障,這個穴位就是——養老穴。
每個老年人都應該知道——養老穴
養老穴在手臂背側,當我們一手掌心向下,用另一手食指按在尺骨小頭(沿著小拇指背側向手臂方向推,在手腕處有個凸起的骨頭即為尺骨小頭)的最高點,然后掌心轉向胸部,當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取穴。
養老穴名片
出自《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位于前臂后區,腕背橫紋上1寸,尺骨頭橈側凹陷中。在尺骨背面,尺骨莖突上方,尺側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間,布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的末支,腕靜脈網,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尺神經。主治目視不明、肩酸痛、背酸痛、肘酸痛、臂酸痛。直刺或斜刺0.5-0.8寸。
養老,即奉養老人之意,本穴有延緩衰老、清頭明目、舒筋活絡的作用,通過按揉養老穴,使老年人“老當益壯”。
減少起夜:很多老年人都有起夜的問題,有的每晚要起來五六次,甚至更多,嚴重影響睡眠,此時適度地按摩養老穴調氣活血,可遠離虛幻的便意。
養護膝蓋:有些人上了年歲后,在上下樓梯或者久坐站立時,會明顯地感到膝蓋不舒服或者疼痛,此時可以用艾條懸灸養老穴,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一個療程,療程期間須間隔兩天方可進行下一療程。
緩解疼痛:再者,很多老年人經常會遇到沒有明確原因的肌肉酸痛,疼痛不強烈,但是往往酸軟難耐。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是上肢酸痛,可懸灸養老穴;如果是下肢酸痛,則可加灸陽陵泉穴。
避免迎風流淚:小腸經腧穴主治“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癥,淚為“五液”之一,養老穴可調治目視不明、迎風流淚等老年人常見的目部疾患。
如何刺激養老穴?
按摩養老穴以每天的未時為佳,就是下午的1~3點,因為未時是小腸經主時,這段時間它的氣血最旺,功能最好,因而治療的效果也更好。
按摩時,端坐俯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四指握住該手的小指側,拇指指腹按揉養老穴,酸痛感明顯者為佳。
按揉時力度要均勻、柔和,并配合舒緩的呼吸,每次按揉2~3分鐘,左右手交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