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盤之后干什么,當然是復盤一天的行情走勢和資金流向!如果你復盤還在看K線的紅綠起伏,做一堆的技術分析,計算支撐位和壓力位,卻發現第二天走勢永遠超出預期。
那不妨換換思路,了解一下游資收盤后的復盤絕招。秘密不在于 K 線的形態密碼,而在于多數人忽略的市場真正的“血管”,那些藏在漲跌背后的資金流向、規則信號和認知差。
當你還在畫趨勢線時,他們早已用另一種視角拆解了盤面的底層邏輯。
第一步:鎖定“換手率高”的舞臺中心
“盯死”換手率排名前十的個股。“高換手”=“強關注度”=“大資金在活躍”,就好比一個舞臺,換手率高的票就是聚光燈下的主角,大資金扎堆在這里,還能不盈利?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第一名未必是機會,也可能是“陷阱”,即換手率第一的不一定是龍頭,可能是主力出貨的煙霧彈。真正的龍頭,往往藏在第二步的篩選里。
第二步:盯緊“首板——二板”的晉級路徑
通俗一點,就是“盯”哪個板塊首板進二板的最多。如果一個板塊天天有首板票,且能晉級到二板,說明資金有共識,存在持續性。類似于蓋房子,首板是打地基,二板就是起框架,連板越多說明主力越強勢。
但如果首板一堆,二板晉級少,那大概率是一日游,送上兩個字“別碰”。
第三步:拉出“跌停榜”,找到資金撤退信號
90%的散戶只看漲停,卻忽略了跌停板里藏著的風險密碼,而高手會更看重跌停。
一旦發現,一個板塊同時出現高換手+多個跌停,那大概率是主力在“出貨”,開始大規模撤離,哪怕第二天拉升,也只是誘多補刀。這時候上車,只會被“收尸”。
第四步:結構完整才是真主線,不是就別硬蹭
真正的主線板塊都有“金字塔結構”,頂端是連板龍頭打高度,中腰部是容量股走趨勢,底部是低位股補漲,這才叫資金共振,不然就只是市場散亂的煙花。如果你最近感覺“熱點一日游”、踏空又追高,很可能就是你沒有這套復盤思維模型。
別再讓K線圖耗盡你的精力了。真正的復盤從來不是“預測漲跌”,而是“捕捉市場真實的脈搏”。資金流向告訴你錢往哪走,規則信號里藏著套利窗口,認知差里埋著超額收益的種子。
想在市場里快人一步,從來不是比誰盯盤更久,而是比誰看得更透!你學會了嗎?評論區告訴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