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都安全了嗎?”
“您放心,都安全了。”
“安全就好,昨天我們又滅了十來個鬼子!”
說完這句話,老人帶著滿臉的驕傲,欣慰的閉上了雙眼,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01歲。
這位臨終還不忘殺鬼子的百歲老人究竟是誰?他的一生又經歷過那些波瀾壯闊的時刻呢?
遵義會議的選址人
2009年秋天,遵義會議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非常鄭重的將一本紀念冊交給了一位名叫王榮華的女游客。
希望她可以把這本紀念冊交到遵義會議唯一健在的親歷者,開國少將曾美手中。
之所以將如此重任托付與她,是因為王榮華是曾美老將軍的二兒媳。
曾美原名曾昭泰,1914年出生于江西興國一個貧農家庭,15歲就參加了革命隊伍。
1933年,19歲的曾美從上干隊測圖班畢業,成為公略步校最年輕的測繪員。
長征開始后不久,曾美被調到了紅軍總部擔任參謀,直屬于周總理領導。
周總理很喜歡這個19歲的機靈小伙子,工作之余總會和他多聊上幾句,關心他的生活。
一次在曾美匯報完工作要離開的時候,總理突然叫住了他,笑著問他是不是改名字了。
“我覺得曾昭泰這個名字太老舊,所以就改成了曾美德。”
曾美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了一句。
“曾美德這名字聽著太直接了,你還不如干脆就叫曾美呢。”
在周總理的建議下,曾美的新名字就徹底定下來了。
1935年1月紅軍攻克遵義老城后,周總理叫來了曾美,讓他帶幾個人去查看城中的一處宅子。
這處宅子是一棟灰磚砌成的二層小樓,之前是貴州軍閥柏輝章的公館。
帶著人走進小樓,曾美發現這里的布置非常合理,臥室、客廳、廚房一應俱全,采光充足,周圍沒有其他更高的建筑,安全性很有保障。
當曾美回來把自己看到的一切匯報上去后,周總理當即下令總部機關搬進小樓,這里暫時成為了紅軍的總司令部。
1935年1月15日,隨著各位首長全部到齊,改變了中國共產黨命運的遵義會議在這座小樓正式召開。
當時與會的除了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政治局主要負責人,還有一名翻譯和包括曾美在內的8個作戰參謀。
這件事情一直都被曾美將軍視為最至高無上的榮譽。
時光飛逝,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曾經參會的人員都離開了我們,唯一健在的只有曾美將軍一人。
當二兒媳王榮華把遵義會議的紀念冊帶回來的時候,95歲高齡的老將軍高興壞了。
他一邊撫摸著紀念冊,一邊條理清楚的給家人們講起了當年發生的事情。
在老人滿懷深情的講述中,時間仿佛又回到了曾經那個戰火紛飛,激情燃燒的年代。
“先登”之勇
從遵義開始到整個長征結束,曾美一直都在周總理身邊工作。
這讓他親眼看到了周總理披肝瀝膽,奮不顧身為黨和國家付出心血的每一個關鍵時刻。
正是因為心中對周總理充滿了敬仰,所以他每次看到周總理都會發自內心的喊一聲“周副主席”。
這個稱呼曾美喊了一輩子,直到他生命結束都沒有改變過。
中央機關勝利到達陜北后,經周總理推薦,23歲的曾美進入抗大學習了一年,這給他進入基層指揮部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幾年血與火的考驗,曾美逐漸從一名文職參謀變成了鐵血猛將,多次在抗日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1940年百團大戰中身為團副政委的曾美身先士卒,在團長負傷的情況下主動接過了部隊的指揮重任,以白刃戰殺退了日偽軍,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
這一仗不但打出了十九團的威風,也打出了曾美的威名。
共產黨是從來都不會埋沒人才的,此戰結束后不久曾美便被任命為團長。
1944年10月,打仗頗有一手的曾美成為了冀晉軍區二分區司令員,率部連戰連勝,收復孟縣、西煙據點。
然后又乘勝追擊,在正太線戰役中作為代表接受了小鬼子的投降。
盤踞在晉地的閻錫山面對小鬼子溫順的如同綿羊一般,但面對八路軍他又強硬了起來。
1945年冬天,閻錫山指使晉綏軍多次制造矛盾,刻意挑起戰端。
忍無可忍的共產黨方面決定全力反擊,古北口保衛戰和晉東北護秋戰爆發。
已經身為主力旅政委的曾美接到命令后絲毫沒有留手,干凈利落的率部全殲了晉綏軍一個滿編團,狠狠的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1947年秋天解放戰爭進入全面戰略反攻階段,主要戰場開始快速的朝著國民黨統治區延伸。
石家莊這座重要的交通樞紐成為了戰略反攻的第一站。
這一戰意義重大,只要拿下了石家莊,晉察冀解放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就可以連城一片。
為了確保戰役的勝利,上級命令華北三兵團一縱隊1旅旅長曾美率領部隊攻占大郭村機場,切斷敵空援后路。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郭村機場不但有一個團的兵力守護,還有炮營和大量的重武器,縱深足有十余里,強攻肯定會死傷慘重。
在親自到前線探查過地形后,曾美決定乘著夜色滲透進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天公作美,攻擊發動的這天晚上陰云密布,沒有絲毫月光,解放軍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拿下了敵人的外圍陣地。
到了此時再想要摸過去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曾美大手一揮,各團按照預定計劃開始了猛攻。
戰爭從晚上打到了白天,又從白天激戰到了晚上。
在敵人支援飛機的轟炸下,一直到11月7日拂曉,一旅這才徹底肅清了機場內的殘敵,拿下了大郭村機場。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國民黨守軍一下子就變成了甕中之鱉,只堅持了6天就被我軍全殲。
這一仗曾美率領獨一旅表現的非常優秀,被中央軍委授予了“首功”獎勵。
鐵血將軍,至死不忘殺敵
1949年全軍統一番號,一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第66軍,所屬三個旅分別升格為第196師、第197師和第198師。
其中196師的第一任師長就是由曾美擔任的。
曾美率領這支英雄部隊參加了平津戰役和太原戰役,是整個華北軍區的頭號主力,能打硬仗,敢打狠仗。
新中國成立后曾美將軍肩負起了保衛北京的重任,先后擔任過京津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等職。
1955年,41歲的曾美被授予了開國少將的軍銜。
在同年的國慶閱兵儀式上,曾美作為楊成武將軍的愛將,擔任了這一年閱兵副總指揮一職。
此后曾美將軍又接連當過四次閱兵副總指揮,直到1965年7月51歲的他回到河北省軍區擔任政委,他才把這個無比光榮的任務交接了出去。
1981年70歲的曾美將軍正式退休,在自己曾經戰斗過的石家莊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在子女們的心中,鐵血將軍曾美是一個非常和藹且自律的人。
退休之后的他雖然每天都笑呵呵的,但做任何事情還是遵從之前部隊的習慣,一板一眼,絕不馬虎。
他曾告訴孩子們,說自己的這些習慣都是當年跟著周副主席學會的,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正是因為這份自律,老將軍的身體非常好,90歲的時候還耳清目明,經常給晚輩們講當年打仗的故事。
2013年百歲生日這天,老將軍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我的一生屬于人民”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2014年5月16日,百歲高齡的老將軍心臟突然出現了問題,在家人的勸說下住進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進行治療。
醫院做核磁共振的時候,大家驚訝的發現老將軍的顱骨上竟然還有殘留的彈片。
當時老將軍的精神頭很好,但戎馬一生的他早就忘記這些彈片是那場戰斗中留下來的了。
時間進入2015年,101歲的老將軍健康狀況越來越差,經常陷入昏迷狀態。
每次從昏睡中醒來,老將軍都會興沖沖的跟身邊伺候的兒女說,自己又和戰友們一起狠狠地殺了一大批鬼子。
看著老人眼神中激動懷念的目光,兒女們的心中又是自豪又是悲傷。
2015年1月31日上午,昏迷中的老將軍忽然眉頭緊皺,雙手緊緊的抓著床單,焦急的問道:“我們的人都安全了嗎?”
守在床邊的子女們強忍著淚水,湊過去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您放心,大家都安全了。”
聽到這話老人緩緩睜開了自己的雙眼,平靜而釋然的看了看身邊的親人,然后笑著再次說道:昨天我們又滅了十來個鬼子......”
說完這句話,老人安詳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在醫院溘然長逝。
老將軍的一生都在為國奉獻,臨終都不忘殺鬼子。
我輩需傳承這種勇武的革命精神,勿忘歷史牢記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終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