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藥丸穿透血腦屏障,為耐藥肺癌患者打開生命通道。
王女士緊握著CT報告單,指尖微微發白。作為晚期肺癌患者,她在經歷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治療一年半后,最近頻繁頭痛加劇。醫生告訴她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癌細胞已經突破血腦屏障,在腦部形成多個轉移灶。
“就像被判了死刑。”王女士回憶當時的絕望。這是許多肺癌患者面臨的共同困境——當癌細胞進入大腦,傳統藥物束手無策。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第四代 EGFR TKI DZD6008 治療 EGFR 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 I/II 期研究的臨床數據給這些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研究顯示,這種新藥不僅能穿透血腦屏障,還能讓83.3%的多線治療耐藥患者腫瘤縮小,創下肺癌腦轉移治療的新紀錄。
圖源攝圖網(已授權)
高達60%的發生率,肺癌治療的“攔路虎”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85%。更令人憂心的是,偏偏兇險的腦轉,在所有的肺癌患者的病程中,又有著高達60%的發生率。其中EGFR突變陽性患者發生風險更高,可達40%~60%。
血腦屏障這一保護大腦的天然防線,此時卻成為治療的最大障礙。傳統藥物難以穿透這層屏障,使得腦轉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有8~16個月。
對于已經發生腦轉移的EGFR突變患者,可用的治療方案非常有限。特別是那些經歷多線治療后耐藥的患者,臨床上面臨著無藥可選的困境。
目前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是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盡管他在一線治療中將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至約20個月,但幾乎所有患者最終都會產生耐藥。
耐藥后的治療選擇極其有限,而腦轉移的發生更是雪上加霜。23%~30%的EGFR突變NSCLC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即存在腦轉移,診斷后3年內腦轉移的風險可能增至29.4%~60.3%,這是導致疾病進展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破解肺癌耐藥困境,迪哲醫藥第四代EGFR TKI DZD6008亮相ASCO
在2025年ASCO年會上,迪哲醫藥公布的DZD6008最新臨床數據引發全球關注。這種第四代EGFR抑制劑的最大突破在于解決了困擾肺癌治療多年的兩大難題:耐藥性和腦轉移。
DZD6008在TIAN-SHAN2臨床研究中展現出多重優勢。這項多中心I/II期研究納入了曾接受EGFR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患者,其中50%的患者ECOG評分為1分,所有人都經歷過中位5線的既往治療。
最新數據令人矚目:
1.在劑量遞增階段(20-90mg/d),83.3%(10/12)的患者靶病灶縮小;
2.不同EGFR突變類型患者使用≥20mg劑量均觀察到部分緩解;
3.腦轉移患者中同樣觀察到抗腫瘤活性,最長治療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且仍在持續。
新突破!DZD6008開啟穿透血腦屏障的生命通道
DZD6008最引人矚目的特性是其卓越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研究證實,在存在基線腦轉移的患者中,其腦脊液與游離血漿濃度比例大于1,實現了完全穿透。
這一突破性特性意味著DZD6008能在腦組織中達到有效治療濃度,解決了肺癌腦轉移患者長期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困境。
DZD6008作為一款全新、強效的高選擇性EGFR TKI,具備廣譜抑制能力和卓越的血腦屏障穿透性。在基線存在腦轉移的患者中持久的緩解療效尤其令人鼓舞。
研究顯示,DZD6008在臨床前模型中對多種EGFR突變表現出強效抑制:
- 對EGFR敏感突變(L858R/del19);
- 耐藥雙突變(T790M/C797S和L858R/del19);
- 三重突變(C797X、T790M和L858R/del19);
- 對野生型EGFR的選擇性高出50倍以上,減少脫靶毒性;
- 在奧希替尼耐藥的EGFR三重突變CDX和PDX模型中,DZD6008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顯著誘導腫瘤縮小。
好消息是,目前DZD6008正有全國多中心的臨床招募,主要針對EGFR三代藥耐藥的肺癌患者,EGFR TRI耐藥,或者一線化療失敗的患者均有機會參加,可聯系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評估病理報告。
破解耐藥密碼,直擊EGFR C797S突變
要理解DZD6008的價值,需要了解EGFR治療的耐藥機制。在經奧希替尼二線治療后出現耐藥的NSCLC患者中,約10%~26%存在EGFR C797S耐藥性突變。
這種突變改變了藥物結合位點,使第三代EGFR-TKI失去作用。而DZD6008正是針對這一“不可成藥”靶點設計。
DZD6008采用創新的分子結構設計,使其能夠有效抑制包括C797S在內的多種EGFR突變變體。臨床前研究顯示:
- 對多種EGFR單、雙或三重突變變體均表現出同等效力;
- 在奧希替尼耐藥模型中顯著縮小腫瘤;
- 具有劑量依賴性抗腫瘤活性。
與之前備受關注但最終因安全性問題折戟的BLU-945不同,DZD6008在研究中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在研究劑量范圍(20-90mg/d)內,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報告劑量限制性毒性,甚至尚未達到最大耐受劑量。
未來可期,肺癌靶向治療新紀元
DZD6008的突破象征著肺癌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目前全球有超過30種針對EGFR耐藥的新藥處于研發階段,涵蓋小分子、ADC、雙抗、PROTAC蛋白降解劑等多種技術路徑11。
在第四代EGFR-TKI賽道,除DZD6008外,貝達藥業的BPI-43487、正大天晴的TQB3804、齊魯制藥的QLH11811等多款中國自主研發藥物正在加速研發。
TIAN-SHAN2研究正持續推進,旨在進一步驗證DZD6008在更廣泛人群中的療效與安全性。這項研究有望為晚期肺癌患者構建更完整的耐藥后治療生態鏈,推動肺癌精準治療進入新階段。
除單藥治療外,研究人員還在探索DZD6008與其他藥物的聯合策略,如與MET抑制劑、化療或免疫治療的組合,以期進一步延長患者生存期。對于肺癌腦轉移患者,DZD6008的突破性進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如果肺癌患者不幸出現腦轉移,而且腦內轉移的數量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抗癌新藥外,電場治療、質子治療等抗癌黑技術也會給患者帶來全新的選擇和希望!
肺癌腦轉移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隨著醫學水平的快速進步,大量新藥的問世,控制腦轉移已經不再困難。但是,針對每個患者的病情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尤其重要,避免過度治療,又要有效控制腫瘤進展,給患者最舒適的生活質量。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