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要是生命到了盡頭,病痛把人折磨得不成樣子,有沒有一種辦法,能讓人像睡過去一樣,毫無痛苦、體體面面地離開?這,就是安樂死。可為啥在咱們國家,它一直沒法實現呢?
什么是安樂死?
安樂死這詞,聽著挺陌生,其實它的意思就是,對于那些得了絕癥,生命進入倒計時,還被劇痛折磨得死去活來的病人,在他們真心實意、苦苦哀求的情況下,用一種人道的方式,幫他們結束生命,讓他們能安安穩穩地離開。
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打個比方,就像電影《非誠勿擾2》里,孫紅雷演的李香山,得了絕癥,身體和精神都遭受著巨大的痛苦,最后他選擇在親朋好友的陪伴下,有尊嚴地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安樂死的一種理想化呈現。
安樂死一般分兩種,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積極安樂死就是醫生主動“出擊”,給病人注射藥物或者喂毒性藥品,讓病人盡快擺脫痛苦。消極安樂死相對“被動”,比如停止給病人做維持生命的治療,像拔掉呼吸機、停止輸液這些,讓病人自然地走向生命終點。
安樂死可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它的歷史可悠久了。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人們就對安樂死沒啥抵觸情緒,當時要是嬰兒有嚴重殘疾,或者老人病得太重,大家都覺得可以選擇讓他們“輕松”地離開。不過,到了中世紀,基督教盛行,基督教認為生命是上帝給的,只有上帝能決定生死,人自己可不能隨便結束生命,這就給安樂死潑了一大盆冷水,讓它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國允許人安樂死嗎?
答案很干脆,不允許。我國安樂死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要是有人私自給他人實施安樂死,那可是要按照故意殺人罪來處理的。為啥咱國家對安樂死這么“謹慎”呢?這背后原因可不少。先從法律層面來說,我國《刑法》白紙黑字寫著,任何人都不能非法剝奪他人生命。雖說安樂死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是想幫病人解脫痛苦,但在法律眼里,這還是觸碰了“紅線”。
1986年,陜西漢中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中國首例安樂死案件”。有個叫夏素文的老太太,被肝硬化折磨得奄奄一息,痛苦不堪。她的兒子王明成和醫生蒲連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王明成的苦苦哀求下,蒲連升醫生給夏素文實施了安樂死。可沒想到,這一好心舉動,卻讓兩人陷入了法律糾紛。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起訴了他們,經過長達5年的審理,雖然最后兩人被宣判無罪,但這起案件,就像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讓大家看到了在我國實施安樂死面臨的法律困境。
中國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孝道觀念深入人心。在很多人心里,盡心盡力照顧生病的家人,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絕不放棄,這才是為人子女該做的。要是同意給家人實施安樂死,可能會被周圍人指指點點,背上“不孝”的罵名。而且,一旦安樂死合法化,還可能會引發一些嚴重的問題。
比如,有些家庭可能因為經濟負擔重,或者出于其他不好的目的,打著安樂死的幌子,變相“拋棄”病人,這無疑是對生命的極大不尊重。據調查,超過70%的公眾都擔心安樂死會被濫用,變成“合法化遺棄”。在農村地區,那些重病老人,可能因為不想拖累家里,在家人有意無意的暗示下,被迫選擇安樂死,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醫療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在小醫院被診斷為“絕癥”的病人,到了大醫院,可能還有治愈或者緩解病情的辦法。要是貿然開放安樂死,很可能會讓一些病人錯失寶貴的治療機會。要是安樂死合法化,醫生的角色也會變得很尷尬。醫生一直以來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可現在卻要參與結束病人生命的操作,這會讓醫患之間原本就脆弱的信任更加岌岌可危。
盡管我國不允許安樂死,但大家對它的關注度和討論度一直居高不下。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做過一項網絡隨機調查,結果顯示,82.82%的被調查者對安樂死持贊同態度,明確反對的只占4.31%。這說明,雖然目前法律不允許,但很多人從情感上,還是希望能有一種方式,讓絕癥患者在生命盡頭少受點罪。
允許動物安樂死嗎?
在我國,動物安樂死的情況和人的安樂死有點類似,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法律允許隨意對動物實施安樂死。從法律角度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里關于故意殺人罪的規定,雖然這是針對人生命的保護,但從某種程度上也能類推到動物身上。要是沒有法律許可,就對動物實施安樂死,有可能被認定為故意剝奪動物生命,甚至構成犯罪。從故意犯罪的構成要件來看,行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動物死亡,還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這就符合故意犯罪的特征了。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動物安樂死又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在一些正規的動物保護機構、寵物醫院,當動物患上嚴重疾病,無法治愈,而且遭受著巨大痛苦時,為了減輕動物的痛苦,會在符合一定程序和條件的情況下,實施安樂死。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而且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在國外,一些國家對動物安樂死有比較完善的法律和程序。像美國、英國等,對動物安樂死的實施條件、操作方法、監管機制等都有詳細規定。在這些國家,要是寵物得了絕癥,主人可以在獸醫的指導下,選擇讓寵物安樂死,獸醫會采用專業、人道的方法,讓寵物在沒有痛苦的狀態下離開。
在咱們國家,隨著人們對動物權益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動物安樂死問題。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目前動物安樂死還處于一種比較模糊的狀態。一方面,大家不忍心看到動物遭受痛苦;另一方面,又擔心隨意實施安樂死會引發一些不良后果。
安樂死,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動物,都是一個極其復雜、敏感的話題,它涉及到法律、倫理、道德、醫療等多個領域,每一個方面都需要我們慎重考慮。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允許安樂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變化,未來關于安樂死的討論和探索,肯定還會繼續下去。你對安樂死有啥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