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裊裊茶香中沉醉時,可曾留意過手中那只承載著心意的杯子?
一個看似平常的杯子,若選得不當,可能讓你精心沖泡的好茶,悄然變成危害健康的“隱形毒水”。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幾種常見水杯背后潛藏的風險,如果家里正好有,為了健康,請務必考慮更換!
塑料水杯
網購平臺上那些造型新奇、色彩跳躍的塑料水杯,憑借親民的價格和時尚感,輕易就能俘獲人心。然而,你需要警惕的是,許多這類低價彩色杯子采用的是PC材質。當它遇到60度以上的熱水時,很可能釋放出一種叫做雙酚A的物質。雙酚A已被證實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不良影響。對兒童而言,長期接觸更可能干擾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后果不容小覷。
那么,非PC材質的塑料杯就絕對安全嗎?比如常見的食品級TRITAN或PP材質杯子,雖然耐溫性相對較好(可達100度左右),但并非一勞永逸。長期使用后,一旦發現杯子表面發黃或出現細微裂痕,就說明材質已經開始老化、劣化。 此時繼續使用,同樣存在釋放其他有害物質的風險。所以,即便是這類“相對安全”的塑料杯,也需留意老化跡象,及時淘汰。
可以放心買的:05號pp材質,耐高溫達120度,07號Tritan材質,耐高溫達109度,07號ppsu材質,耐高溫180度,高溫蒸汽消毒都沒問題。
不適合做水杯的:01號pet材質,02號HDPE材質,03號pvc材質,04號LDPE材質,06號ps材質,大多數不耐高溫,還有一些也不適合做水杯。
磨砂質感彩色玻璃杯
近年來,磨砂質感的彩色玻璃杯(常被稱為“冰川杯”)以其獨特的朦朧美感風靡一時。但這純凈的名字背后,可能隱藏著不小的健康風險。市面上許多冰川杯采用的是鈣鈉玻璃,這種材質耐溫性差,遇熱(如倒入熱水)或遇冷極易因溫差而爆裂,存在燙傷割傷的安全隱患。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廉價的冰川杯曾被檢測出含有重金屬鉻——一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1類致癌物的物質。在日常使用中,鉻可能緩慢溶出,不知不覺間危害你的健康。此外,部分彩色冰川杯表面的涂層并不牢固,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剝落。想象一下,你品飲的茶湯中可能混入了這些脫落的彩色碎片,這無疑是在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相比之下,高硼硅玻璃杯是更可靠的選擇。它具有優異的耐熱抗沖擊性和通透性,不易爆裂,也不會輕易褪色,更能守護飲水的安全。
傳統搪瓷杯
搪瓷杯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如今也借著復古風潮重回視野。然而,搪瓷杯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其表面的瓷釉層。一旦杯子出現脫瓷或裂痕,問題就來了。破損處暴露出的底層金屬會與水、茶等飲品接觸,極易生銹。
長期使用這種有破損的搪瓷杯,可能導致溶出的重金屬含量超標。這些重金屬在體內積累,會對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造成持續的損害。因此,即使再鐘愛那份復古情懷,也要經常檢查杯子的狀態。一旦發現脫瓷、裂紋,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也請忍痛割愛,停止使用。
釉上彩瓷杯
選購陶瓷杯,釉上彩工藝的產品需要格外謹慎。這種工藝的顏料附著在燒制好的釉面之上,用手觸摸能感覺到明顯的凹凸感,這與表面光滑一體、顏料被釉層完全包裹的釉下彩工藝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釉上彩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其表層的顏料會直接接觸食物或飲品,如果顏料材質不合格,更容易析出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尤其當盛裝酸性或堿性的食物飲料(如醋、檸檬汁、咖啡等)時,風險會顯著增加。由于釉上彩加工成本較低,這類餐具通常價格便宜。因此,遇到價格異常低廉的陶瓷杯盤,最好避而遠之;選擇價格合理、工藝更安全的釉下彩或純色釉產品,用起來才更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釉下彩工藝因其安全性,在直接接觸食物的餐具上應用更佳,而釉上彩則更常見于花瓶、擺件等裝飾用途。
茶友們,一杯好茶,是茶葉與器皿共同成就的藝術,更是健康的守護。 那些暗藏風險的“毒水杯”,如同潛伏在身邊的“健康刺客”,值得我們高度警惕。是時候仔細檢查一下家中的水杯了,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果斷替換掉存在隱患的杯子。也別忘了將這份提醒分享給身邊的親友,讓更多人遠離不安全的飲水器具,共同享受那份純粹、安心的茶香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