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生命力,既藏在筆鋒流轉的原創光芒里,也顯現在直面瑕疵、恪守初心的共識之中。
一連數日在看“抒情的森林”炫技,找到一串“異曲同工”。嘴賤,說幾句。先要向“抒情的森林”致敬!他的工作令文學界受益,讓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更有規則,有原創力。對所有寫作者是個提醒。作者,編輯,期刊,出版社理應由衷感謝他。
在討論和爭辯的過程中,不要相互謾罵。最要緊的是熱愛生命,所有事情都能說清楚,萬不可以命相搏。人家那么辛苦,被批評的作者和出版單位要有態度,寬泛一點,不響也是態度之一種吧,算是“愧領”。態度的另一端,按一直以來的優秀傳承,老師、學校和出版者應分擔責任,熱忱保護學生和作者,否則愧為人師。批評錯誤跟奮力保護并不矛盾,有時批評也是保護。
“抒情的森林”認為丁顏的《有糧之家》與張愛玲的部分作品“異曲同工”
因丁顏的一再回應,我讀了她的回應和一些小說,讀了他人的評論。她的回應是慌亂的,急就章的,矛盾的,但許多地方也是真誠的。丁顏的小說非常難得,有大氣象,有深度。建議關心文學的人去找來讀讀。先前對她的許多稱贊是有眼光的,《花城》等雜志以及出版社發表出版這樣的作品,支持這樣的作者令人欽佩。
當然,她和其他作者的那些“異曲同工”段落非常不好,被指出,被指責是咎由自取。要堅持原創。對一個可以自己寫得漂亮的作者,我也沒看出抄那些文字有什么必要。
《收獲》回應,呼吁“更純凈的原創”
這事情怎么結束,我不多嘴了。如果借此事件有共識,有行規,那是文學界的幸事。
作者:陳 村
圖片:網絡圖
編輯:錢 衛
約稿編輯:沈琦華
責任編輯:吳南瑤
欄目主編:朱 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