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資料圖。圖/微信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
拿到獎學金是每個學生都很期待的事情。但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助研獎學金調整方案,卻讓部分2025級研究生新生感到失望。
該校多名即將入學的碩士研究生向記者表示,招生宣傳時學校工作人員和手冊中明確,每學年發放1.8萬元或1.54萬元碩士生助研崗位獎學金,如今又改成分級發放,他們希望學校兌現招生承諾。
據了解,該校于2020年9月發布的《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資助體系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學費標準為8000元/年的專業,由學校和導師〔院(系)〕合計發放18000元/年?人;學費標準超過8000元/年的專業,由學校發放15400元/年?人(導師〔院(系)〕發放部分由院(系)自定)。原辦法未設置等級劃分,明確為符合條件的全日制非定向碩士研究生提供“全覆蓋”資助。
但該校在內網最新發布的《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資助體系實施辦法(2025 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辦法》”)稱,整合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設置碩士研究生助研獎學金,按照三級標準發放。辦法適用于2025級及以后入學的碩士研究生。
具體看,新《辦法》將碩士研究生助研獎學金設特等、一等、二等共三個等級。特等2萬元,獲獎比例不低于12%;一等1.2萬元,獲獎比例不低于40%;二等1萬元,獲獎比例不低于48%。相比原來“全覆蓋”所體現的平等,現在的“分級+比例”發放方式,盡管依然是“全覆蓋”,但金額的不同,卻讓不少學生認為學校“違背了承諾”。
學校調整助學金、獎學金發放辦法,目的應該是激勵研究生在學業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新《辦法》顯示,學校此次修訂旨在“進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資源運行機制,優化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培養體系,提高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確實,當下有個別研究生入學之后甘作“南郭先生”,在校混日子、混文憑。“全覆蓋”的獎學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這些選擇“混”的研究生減少了“后顧之憂”。學校調整后的獎學金拉大了等級落差,擇優重獎,這樣的激勵機制,無疑是對這些研究生的一次鞭策。但是,華南理工大學的獎學金調整方案卻表現出“朝令夕改”的特征,獎金數量、層級發生了改變,這有違當初的承諾。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誠信是德的重要內容,學校應該致力于做誠信的表率。華南理工大學在未與學生充分溝通并取得諒解的情況下,單方面放棄之前的承諾,雖然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但是對學校形象而言得不償失,因為誠信重于金。
同時,還要看到這個突如其來的調整,也打亂了一些學生的計劃,讓他們可能陷入忙亂之中。有學生明確表示,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正是基于學校承諾的獎助學金政策,選擇了華南理工大學。當初學校以“兜底”政策堅定了學生的決心,而現在“釜底抽薪”,顯然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
獎助學金確實可以作為高校的一個“政策工具”,用來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但是,無論如何調整,都應該以學生為本,不能只看政策導向,無視學生感受。當初給學生的“定心丸”,更不能變成現在的“糊涂賬”。
如果華南理工大學認為,確有必要調整獎學金發放方案,也不妨對研究生新生暫緩執行。把新方案明確寫在招生宣傳手冊和錄取通知書上,避免再生誤解。
撰稿 / 原森(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