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操作讓人大開眼界——直接在酒店門口支起小攤賣盒飯,把原本28元的菜品降到12元,一天營業額竟然能做到十幾萬!這事兒在網上直接炸開了鍋,今天咱們就好好看看,這到底是降維打擊還是無奈之舉?
一、五星級酒店的"地攤經濟學"
先說說濟南這家酒店的操作。董事長親自出來解釋:"28塊錢的菜現在賣12塊錢,合情合理。沒有酒店裝修,沒有空調,沒有服務員,一家三口兩份菜24塊錢管飽!"
這話說得實在!我們來算筆賬:省去了裝修折舊費、空調電費、服務員人工成本,甚至連餐具清洗費都省了。
這么一算,12塊錢的定價還真不是虧本買賣,薄利多銷照樣賺錢!
二、老百姓用鈔票投票:這波操作太香了!
現場火爆到什么程度?一天能賣十二三萬!這說明啥?老百姓不是沒錢消費,而是要花得值!網友們的評論特別真實:
"路邊攤現在才是最貴的!衛生差還死貴,不如吃酒店!"
"外帶本來就不該和堂食一個價,終于有人想通了!"
"28塊的菜賣12塊,這才是真實物價!"
但也有小餐館老板哭訴:"這是降維打擊啊!我們還怎么活?"
三、法律角度:這算不算不正當競爭?
可能有人要問:酒店這么干合法嗎?會不會擾亂市場?咱們從法律層面分析:
1. 定價自由:根據《價格法》,經營者有權自主定價,只要明碼標價就不違法;
2. 成本核算:酒店只是減少了非必要服務,沒有低于成本價銷售;
3. 市場調節:這種創新恰恰是市場經濟的活力體現。
所以,這完全是在規則允許范圍內的商業創新,不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四、為什么現在才想通這個道理?
這事兒背后反映的是消費市場的深刻變化:
1. 消費降級:老百姓更看重實惠,不再為面子買單;
2. 成本壓力:高房租、高人工逼著企業創新;
3. 觀念轉變:消費者意識到,為環境和服務多付的錢不值。
就像網友說的:"茶葉蛋在雞蛋6塊時賣1.5可以理解,現在雞蛋3塊了還賣1.5就過分了!"
面對酒店的"降維打擊",街邊小店并非沒有出路。在濟南老城區,一些特色小吃店通過深耕社區、打造獨特風味,依然保持著穩定的客源。"我們做的家常味道,大酒店模仿不來。"一位經營了二十年的面館老板自信地說。這提醒我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特色和品質才是立身之本。
這場"酒店擺攤運動"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市場經濟課。它告訴我們:在真正的市場選擇面前,所有的傲慢與偏見都得低頭。那些天天抱怨生意難做的老板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到底是市場不行,還是你的經營思路出了問題?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此事你如何看,是降維打擊還是行業自救,評論區聊聊!(來源:大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