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減損南南合作行動方案
2025年7月25日 濟南
今天,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企業、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們,齊聚中國濟南,出席2025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圍繞“科技創新賦能節糧減損 全球攜手共促糧食安全”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在回顧2021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取得進展的基礎上,取得新的廣泛共識。
我們認識到,全球食物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距離2030年僅有5年時間,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2.3“到2030年零售和消費端全球人均食物浪費量減少一半”的任務仍非常艱巨。在糧食減損領域,圍繞加強南南合作,中方呼吁未來三年在政策研究、數字技術、多雙邊項目、經驗分享、國際合作方面共同開展五大行動:
政策研究行動
政策交流與制度支持,鼓勵舉辦糧食減損國際會議、糧食減損政策對話會等政策對話活動,匯聚全球南方國家糧食相關部門官員、專家學者與從業者,就糧食生產、收獲、儲存、運輸、加工到消費全鏈條的減損政策進行深度交流,為各國制定和完善糧食減損政策提供參考。
支持國際科研機構、學術組織共同開展跨國糧食減損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通過合作研究項目、聯合實驗室建設等形式,匯聚全球智慧,攻克糧食減損關鍵技術難題。
數字技術行動
鼓勵各國開展大數據等數字農業技術合作,通過信息共享、技術交流,對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供應鏈進行智能管理,實現糧食庫存精準管理、物流優化調度、質量安全可追溯,切實降低各環節糧食損失。
支持各國組織數字技術培訓與能力建設活動,通過理論授課、實操演練、案例研討等形式,全面提升各國糧食行業從業者運用數字技術開展減損工作的能力,加速推動數字技術在糧食生產、倉儲、加工、運輸等各環節的廣泛應用與深度融合。
多雙邊項目行動
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多個國家共同推進糧食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暢通、技術交流等合作項目。加強與其他國際糧食減損合作機制的對接與協同,形成全球糧食減損合作網絡。
鼓勵各國根據自身需求與優勢,開展多雙邊糧食減損合作項目。根據實際需求、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實現減損技術共享、產業效益提升與糧食安全保障的多方共贏。
經驗分享行動
鼓勵各國通過政府部門推薦、企業自薦、社會征集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糧食減損成功案例,提煉案例中的關鍵成功因素與可復制經驗,形成系統的案例資源。
支持各國出版糧食減損案例集,將優秀案例以書面、視頻等形式呈現,向各國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與社會組織發放。通過案例集的傳播,為各國提供可借鑒的糧食減損實踐經驗。
國際合作行動
支持加強與FAO、WFP、IFAD等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發起的糧食減損倡議與項目。借助國際組織的資源與平臺,共同開展糧食減損項目實施與能力建設活動。
鼓勵行業協會、企業等參與糧食減損南南合作,通過開展公益項目、組織志愿服務、貿易投資等形式,支持各國糧食減損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在動員社會資源、開展基層項目實施、推動公眾意識提升等方面的優勢。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張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