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度哥
7月15日,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視頻,他對廣汽集團此前的戰略問題進行了反思。“當年我們對客戶的里程焦慮把握不夠精準,認為增程和插電技術是過渡路線,沒有抓住這些年增程插混技術高速發展的機遇。”
在7月11日舉行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馮興亞曾直言,“今天,廣汽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這背后是廣汽集團面臨的銷量與業績壓力。2025年上半年,廣汽集團累計銷量75.53萬輛,同比減少12.4%,除廣汽豐田實現2.58%的銷量增長外,其余品牌均出現雙位數的下滑。同時,據廣汽集團發布的業績預告,其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8.2億元至-26億元,這是廣汽集團近十年來的首次半年度虧損。
作為三年“番禺行動”開啟的首個半年成績,也是馮興亞接任廣汽集團董事長交出的首份半年報,廣汽集團的表現顯然不太樂觀。廣汽集團的改革何時才能交出滿意答卷?
1
新車型表現不及預期●
在業績預告中,廣汽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大力實施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改革,積極采取多項措施統籌推進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為業績企穩回升奠定良好基礎,“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合資企業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產銷恢復正增長。
但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是公司于報告期內推出的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仍處于爬坡期,未達計劃目標,多個主力車型受價格戰影響,收益下滑;既有銷售體系與新能源轉型需求存在結構性錯配,銷售渠道以原有4S店為主導,直營、代理、互聯網等新渠道建設落后于同行業,營銷體系效能提升較慢;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改革落地顯效尚需時間,報告期內公司新產品開發效率提升和各領域成本控制仍在持續推進;公司海外銷售基礎薄弱,在渠道建設、產品管理、經營協調方面仍有待提升。
2025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相繼推出了多個新能源車型。資料顯示,2025年2月,售價6.98萬元-10.18萬元的純電兩廂車埃安UT正式上市。廣汽集團埃安營銷本部負責人肖勇曾透露,UT就是走量車型,規模效益的平衡點為月銷1.5萬輛,以規模壓制成本。
然而,據車主之家數據,埃安UT在2025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87萬輛,月均銷量不足4千輛。作為同賽道的吉利星愿上半年累計銷量20.49萬輛,比亞迪海鷗(參數丨圖片)累計銷量17.49萬輛;五菱繽果也有7.83萬輛的銷量。與競爭對手相比,埃安UT顯然表現并不亮眼。
廣汽傳祺則推出了售價16.98-22.38萬元的向往S7,與售價35.99-40.99萬元的向往M8,其分別在3月、5月上市。全新的向往系列定位高端,承擔著廣汽傳祺品牌向上的重任,據媒體報道,廣汽傳祺計劃讓向往車系在2027年達到20萬輛,但首款車型并沒有實現開門紅。車主之家數據顯示,向往S7在2025年上半年銷量7268輛,4月賣出2977輛,但隨后5月、6月銷量回歸至1千出頭。
4月,廣汽昊鉑HL上市,定位家庭智能新豪華SUV,售價26.98-31.98萬元,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這款車幾乎集結了廣汽所有的功夫、所有的技術”;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更是強調,“未來三年,廣汽集團將以不設上限的決心支持昊鉑品牌,將廣汽集團頂尖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投入到昊鉑中”。然而數據顯示,廣汽昊鉑HL在4-6月的銷量分別為303輛、618輛、359輛。
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車型表現不佳,這也影響著銷量。2025年上半年,廣汽傳祺累計銷量14.63萬輛,同比減少22.55%;廣汽埃安累計銷量10.87萬輛,同比減少13.97%。
2
仍在改革陣痛期●
近年來,廣汽集團的業績壓力愈發明顯。2024年,廣汽集團收入1067.98億元,同比減少17.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4億元,同比減少81.4%;扣非凈利潤-43.51億元,同比減少221.8%。
這一年,廣汽集團的非經常性損益為51.75億元,包括40.01億元的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23.55億元的政府補助。
2025年第一季度,廣汽集團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均出現虧損——收入196.5億元,同比減少7.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2億元,同比減少159.95%;扣非凈利潤-8.93億元,同比減少229.89%。
根據廣汽集團預計的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8.2億元至-26億元計算,廣汽集團在第二季度的業績可能進一步出現了下滑。
不過,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下滑趨勢正在減緩。作為廣汽集團旗下銷量最高的品牌,2025年上半年,廣汽豐田銷量34.47萬輛,同比增長2.58%,而在2024年其銷量同比減少22.32%至73.8萬輛。廣汽本田的銷量下滑趨勢也略微減緩。2025年上半年,廣汽本田銷量15.46萬輛,同比減少25.63%,相比2024年26.52%的下滑幅度,略微收窄。
不過,對啟動三年“番禺行動”計劃的廣汽集團來說,自主品牌的發展更為重要。
在7月11日舉行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馮興亞直言,汽車產業變革已踏進深水區,廣汽集團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打好“用戶需求戰、產品價值戰、服務體驗戰”這關乎未來的“三大戰役”,助力再造新廣汽。
具體而言,在用戶需求方面,廣汽意識到,增程和插電車型必將與純電產品長期伴生發展。因此,基于過去十年的技術積累,廣汽快速調整車型和技術路線布局,迅速投入新產品。從2025年開始,廣汽將持續導入多款增程和插電車型。8月,廣汽昊鉑HL增程版將正式上市交付。
在產品價值方面,廣汽實現了智能輔助駕駛城區NDA在廣汽昊鉑、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全面搭載,并力爭在2025年下線首款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型。同時,廣汽發布了“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
在服務體驗方面,廣汽正在全面導入IPMS(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體系,以此為核心,全面深化“直聯、直服、直營”的“營銷金三角”客戶新體驗。為構建“以客為尊”的營銷服務一體化流程體系,廣汽重新梳理了服務流程,全面導入NPS(顧客凈推薦值)指標管理評價體系。
此外,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車型也逐步落地。廣汽傳祺的向往車系將陸續搭載華為乾崑智駕。同時,據媒體報道,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華望汽車目前規劃了兩款車型,一款轎車與一款SUV,動力形式包括純電與增程,預計2026年面世。
目前的廣汽集團仍處于改革的陣痛期,新推出的車型表現不佳影響了2025年上半年的銷售情況與業績。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能否打造出爆款車型,扭轉如今銷量下滑趨勢呢?仍需時間給予答案。
作者丨衛河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 Type="norm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