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題為《電力消耗:人工智能和我們的能源未來》的文章,預測了人工智能的能源使用前景。
文章認為,面對人工智能熱潮,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到 2030年將增長165%。過去一年,Meta、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全球科技巨頭均宣布將投資核電或將依靠核電獲得供能。然而,核電站的建設周期接近10年,顯然無法滿足人工智能未來3到5年的快速電力需求增長。
盡管中美等國均大力推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建設,且此種反應堆建設周期相對較短,但仍然還有數年時間才能完成中等規模示范。當然,盡管核能建設與數據中心需求出現“青黃不接”,但其仍是人工智能現階段的主要選擇。不少科技巨頭選擇重啟或延長現有核電站運行。
但麻省理工認為,任何單一技術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發展多種清潔能源才能滿足人工智能飛速增長的能源需求。
這一觀點得到了谷歌和黑石“真金白銀”的支持。日前,在賓夕法尼亞州能源與創新峰會上,兩大巨頭宣布將對人工智能和能源的基礎設施進行重大投資,雙方各自承諾投資250億美元。
據悉,受黑石支持的全球最大的獨立數據中心運營商QTS已開始著手在賓夕法尼亞多處啟動數據中心建設。同時,黑石還與總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艾倫頓的領先公用事業公司PPL成立了合資企業,計劃由合資企業投資賓夕法尼亞州新的天然氣發電設施,為美國的人工智能和再工業化未來提供電力。
根據黑石的計劃,新開發的數據中心可以緊鄰天然氣發電設施而建。黑石認為,這種將數據中心和電源緊密結合的能力正是他們新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目前,黑石已經逐漸成為數據中心領域的全球霸主。該巨頭還宣布:數據中心和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融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投資良機。黑石已深入這一趨勢的最前沿,成為數據中心和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全球最大投資者。去年,在美國的能源領域,黑石是全美國近15%可再生能源項目的主要融資提供商。
麻省理工也認為,由于人工智能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因此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短期內將難以滿足要求,而天然氣發電似乎是目前唯一能迅速增長以滿足數據中心電力爆炸式需求增長的選項。
但長期來看,科技巨頭們可能會用逐漸采用其他方法來滿足需求。例如,通過降低數據中心能源需求來提高效率,畢竟在DeepSeek出現后,正在減少原本對龐大算力的需求,相應的硬件也可能更為節能。同時,在能源領域,科技巨頭們還可能通過呼吁公用事業公司安裝碳捕集與封存(CCS)系統來提升石油與煤炭發電比例,或者通過靈活調度來避免電力系統的大規模擴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