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普遍通縮的背景下,唯二通脹的是人類對互聯網的沉迷和人工智能行業不斷推陳出新的大模型炫酷科技術語。
AI工具太多了,用戶不夠用了。
AI平臺太多了,AI開發者程序員不夠用了。
各種消費級企業級智能體(AI Agent)太多了,API接口不夠用了。
從谷歌Veo 3到Grok 4,各種AI模型更新得太頻繁也太同質化了,不僅GPU不夠用了,人們的注意力和新奇感也不夠用了。而AI新概念、專業新術語層出不窮,技術創新追不上科技黑話的造詞速度了。
你還在用豆包或DeepSeek嗎?落伍了!最新炸裂的是Kimi K2,總參數量達到1萬億,32B激活,性能追平Claude 4。
英國《自然》雜志說,Kimi K2發布后引發轟動,世界迎來“又一個DeepSeek時刻”。
你還在參與這些談資:國產AI之光Manus紅了不到半年就跑路了?某古大模型涉嫌套殼某云Qwen?硅谷巨頭動輒上億搶華人做AI?最新段子是某爭議投資人又出暴論:大模型將吃掉90%的Agent。
你聽說AI原生搜索快要干掉傳統搜索了嗎?這將導致主宰互聯網二十多年的搜索引擎優勢SEO被淘汰,最新玩法是GEO(生成引擎優化),即各公司發新產品時如果一堆新聞稿和軟文沒被AI語料庫收錄,傳播就相當于沒做……
為了緩解對AI的焦慮,減少FOMO(指害怕錯過重要社交活動或信息的焦慮心理狀態),而且站在“鄙視鏈頂端”,戳破很多陳詞濫調或裝神弄鬼現象,筆者熱心創作了這篇AI裝腔指南,是為AI新時代的世問新語和刻奇(kitsch)大觀,幫你識別一下關于AI的那些“裝腔作勢”,讓你在新趨勢面前保持不慌。
1、貴司發布新AI產品,無論有沒有硬核突破,或者是否套殼,都要堅持喊出“我們重新定義了XXX”這句話。
比如重新定義了生產力,重新定義了人機交互,重新定義了搜索框,重新定義了醫療體驗,重新定義了物聯網,重新定義了政務效率,重新定義了AI對普通人的意義……當然,更高級的要向英偉達的老黃學習:“我們重新發明了計算”。
2、展示產品新功能新參數,要浮夸渲染這是一個新的“XX時刻”。
比如人形機器人的iPhone時刻,智能駕駛的ChatGPT時刻,中國創新藥的DeepSeek時刻,AI眼鏡的PC時刻,新操作系統的曼徹斯特時刻,Her伴隨的奇點時刻;最關鍵的是,假裝不經意擔憂,這是AI倫理的奧本海默時刻!
最新有逼格的例子:OpenAI推出了ChatGPT Agent功能,解鎖超級個體新模式,一路善于炒作的CEO奧特曼說:“這是一個真正的「感受AGI」時刻:看到計算機思考、計劃和執行復雜任務,有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3、發布會的PPT必須精美、賽博風、充斥專業詞匯,有那種縱橫軸的圖表,新Scaling law(尺度定律)與中外多個模型性能提升及算力需求仍在瘋狂增長的正向關系;自公元1000年以來影響歷史的技術突破曲線圖,AI、量子計算、穩定幣等處于最右上角;還要有那種層次圖,應用層、平臺層、云計算層、硬件GPU層、電力能源層等,以便給未來的AI考古學家留下碳基地質文物。
4、面對不同的行業客戶,都要秀 aaS 能力 家族 ,一攬子解決方案: SaaS (軟件即服務)、 DaaS (數據即服務)、 NaaS(網絡即服務)、BaaS(后端即服務)、CaaS(容器即服務)、 PaaS ( 平臺即 服務)、 A PaaS (應用程序 平臺即 服務)、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最新的當然是 MaaS(模型即服務)了。
說人話版:“推進SaaS化轉型”即買了飛書會員;“DaaS驅動增長飛輪”指獲得競爭對手客戶名單;“構建DaaS護城河”即把Excel表上傳網盤;“打造PaaS生態”就是讓程序員開發小程序;“ALL in XaaS戰略”最重要一招,是公司改名叫XX云科技能力有限公司。
5、跑分刷榜( Benchmark )要堅持做,經常做,高調做,聲稱又 碾壓 了 Gemini 或 Claude 。
剛發生的比如DeepMind和OpenAI都聲稱其新模型在國際奧數競賽獲得了金牌;Grok-4超越OpenAI o3,成為ScienceQA評測集的SOTA模型;Qwen3在評估人類偏好對齊的Arena-Hard測評以95.6分領先DeepSeek-R1;Kimi K2在LMArena登頂開源模型榜首。
除了主流基準測試SWE-Bench、MMLU、SuperGLUE等,想體現權威性差異化,古代智慧告訴你:田忌賽馬,錯位競爭。比如蹭熱點做高考數學試卷,豆包、元寶并列第一,DeepSeek和Qwen3遜色,文心X1就掉鏈子了。細分賽道評測讓你優勢明顯,知識類C-Eval(中文考試題),推理類BBH(復雜推理鏈),代碼類HumanEval(代碼生成),多模態類MMBench(圖像理解)等。
向硅谷這張梗圖學習,強行宣布自己是最強大模型,輪流炸裂。
6、公司Logo要講究,充盈 視覺神性 。請大牌設計師,越抽象越好,神秘感。圖案簡潔,圓形、四角、線條或黑洞,要在用戶手機上一堆 App里最顯眼,有沖擊力,忍不住去點擊,成為AI崇拜的 圖騰 ,雖然遠看它們都像菊花 ……
至于品牌內涵嘛,要莫測高深,又讓人若有所思。OpenAI的花瓣漩渦,象征信息的匯聚和思維的流轉;Meta的極簡圓環,寓意AI宇宙的無限循環;Gemini的四角星漸變,閃爍著模型四大優勢(規模、性能、效率、擴展性);Cluade的射線狀,開源包容性,也像朵曬干了的菊花;DeepSeek的藍鯨,不是指一鯨落萬物生,而是智慧深度探索;Grok的蟲洞時空靈感來自《星際穿越》,學起來!
7、AI編程賽道火熱,貴公司還沒搞V ibe Coding(氛圍編碼) 都不好意思了。再不跟上硅谷這波瘋狂的范式革命就 out了。 從 Cursor智能代碼生成,到Vibe Coding自然語言編程, 跟 AI聊個天就把應用開發好了,創業 門檻急速降低 ,一人一公司估值百萬美元涌現。
大廠紛紛用AI減員增效,微軟20%~30%的代碼是AI寫的了。多年前編程的箴言是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現在反過來了,變成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talk!
常規寫代碼沒競爭力了,要說自己是擅長“構造系統、有洞察、講故事的人”。
8、但還是慢了,最新趨勢是 AI氛圍閱讀(AI Vibe Reading) 了!技術大神 Andrej Karpathy 又炮制了新概念,他認為 現在 99.9%的互聯網內容是寫給人看的 , 未來 要 以 Git、Markdown等數據格式 提供給 AI,讓 AI 翻身做主人 ……
9、接受媒體采訪,多講云里霧里的結論,讓人似懂非懂驚嘆不已,顯得你很有技術思想和前瞻性。
比如LLM(大語言模型)本質還是概率模型,但世界模型才是未來;現在是AI推理時代,下一波浪潮將是物理AI;明年AI將達到超級智能,人類正處于海嘯前夜;AGI可能在五年內實現,將破解人類根目錄問題……他們說的都是錯的,AGI其實是又一場宏大幻覺(Another Grand Illusion)!
10、只介紹產品是遠遠不夠的,要多講AI新定律。念咒語似的“第一性原理”不流行了,堆卡暴力美學的Scaling law(規模定律)也失效了。 新摩爾定律 : 大模型 在 通縮 ( LLMflation ),性 能 不斷 提升 , token價格持續下降 。
但黃仁勛不滿足,說英偉達遠超摩爾定律了,AI芯片每幾個月就翻倍,迅猛勢頭不可阻擋。老黃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你可以一語點醒夢中人:CUDA是科技史上最霸權的軟硬件生態,英偉達賣的不是卡,而是算力鴉片!
11、都在暢想未來的時候,你要反其道行之。硅谷AI獨角獸在做回傳統互聯網,卷搜索、瀏覽器及辦公軟件。 ChatGPT 新發布的 Agent產品 ,看似與 Operator、Deep Research三合一, 幫你 購物 、 寫 PPT,說白了就是Office三件套 。
OpenAI很快要上線AI瀏覽器,對標谷歌廣告帝國的核心入口Chrome。而谷歌克星Perplexity全球首款AI原生瀏覽器Comet,要重新讓你體驗上網。記住,別再說AI瀏覽器了,這是下一代“認知操作系統”!
12、大家說今年是大模型商業化元年、數字人爆發元年、具身智能落地元年、AI泡沫破滅元年等,你降維打擊說:主流大模型由decoder-only(純解碼器)架構一統江湖的局面要結束了,谷歌T5Gemma要讓encoder-decoder( 編碼器 - 解碼器 )架構強勢回歸了。
你們還不知道吧,大模型基礎架構Transformer要被顛覆了,KAIST、Mila、DeepMind新的遞歸混合體MoR架構,推理速度翻倍、內存減半,將全面改變AI游戲規則!
13、對于AGI路線及未來, 杰弗里 · 辛頓、馬斯克、 奧特曼 、楊立昆等大佬有激烈分歧,你可以選擇站隊,站在技術制高點上。比如, 放棄生成模型,轉而采用聯合嵌入架構 ; 放棄概率模型,轉用基于能量的模型 ; 放棄對比方法,轉用正則化方法 ; 放棄強化學習,轉用模型預測控制 ; 僅在規劃未能產生預期結果時用 RL ; 如果你對人類級別的 AI感興趣,就不要在LLM上工作 。
至于有效加速主義(e/acc)或硅谷右翼思潮,這玩意兒在中國沒有,就別盲目復制了。
14、還有更高級的話題:各AI模型忙著躍遷,但避不開“ 得協議者得 天下 ”。M CP(模型上下文協議)與 A2A(智能體間協議) 仍在爭奪標準, 是 AI時代水電煤控制權的終極卡位 ,新的 安卓 vs iOS 之戰。如果不跟上 大模型 這個 “USB接口”, 在 MCP 或 A2A 協議層沒位置, 你 就被踢出 AI 供應鏈 了 。
用戶對AI說,買一杯最便宜的奶茶、規劃一條不堵車的路、訂一張去阿勒泰的機票,它推薦哪個App并交付訂單,取決于你在MCP或A2A的鏈接權重。
15、要想更卓爾不群,令人震撼,當然要 AI神吹 , 期貨式預熱 。 馬斯克 聲稱 今年年底 , Optimus 機器人將 有史詩級的演示 ;到 2032年 ,美國 將 迎來 AI 總統 。
OpenAI核心研究員Jason Wei和Hyung Won Chung跳槽去了Meta,前者說智能作為商品是不可逆轉的成本趨零之路,將帶來技術民主化、私有信息價值提升、個性化互聯網等深遠變革;
后者提出,AI以極低輸入,撬動巨大價值輸出,將成為繼人力、資本、代碼之后的“第四種杠桿”,像細胞一樣可互聯、可擴展及可自治,甚至自我繁殖,將全面重塑從個人到文明層面。
16、擬人化提醒:AI光有聰明的LLM大腦是完全不夠的,它必須有“五官”感知完整世界。全球最大CRM公司Salesforce處理了超過100萬次AI Agent與真實客戶的互動后,發現行業嚴重誤區,卷贏OpenAI也沒用:只喂料給AI大腦,但匱乏重要的非結構化數據,比如海量知識庫文件、FAQ、社區討論、甚至客服記錄等,它們就像眼睛和耳朵,為Agent提供理解復雜問題、微妙語氣的上下文;結構化數據,包括脫敏后的客戶CRM信息、購買歷史、服務級別等,即Agent的身份證和檔案庫。
當AI了解你、甚至比你更了解你,才能提供真正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給你一堆通用的生硬答案。炫酷AI最終要服務人,一個沒有“心”的Agent終究走不遠。
17、你搖頭嘆息,整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只見技術不見人,把激動人心的AI革命搞得像論文,缺少人情味,更不要說人文關懷了。所有關于AI的討論,都比不過《紐約客》一張漫畫形象又深刻:“人類在上癮,機器在學習 ” 。
《互聯網四大》這本書揭露了硅谷巨頭的成功秘密及其陰暗面,它們分別鎖定人們的器官:亞馬遜滿足你的胃,谷歌控制大腦,蘋果對應欲望,臉書操縱人心。AI時代的這些Agent們,正在入侵你的哪個身心部位或神經網絡?
18、要想站在科技與人文的路口,得召喚 喬布斯的 幽靈。 當下 AI工具再花樣 翻新 ,也沒追上他四十多年前超越時代的預言。 1983年6月, 《時代》周刊 將 PC 評為年度風云人物 之 后半年, 28歲的喬布斯在 一個 國際設計會議上演講,神預 測后來 的 iPad、90年代后期 的 互聯網 以及 類 Siri、GPT 。
他說,如果有一天用電腦向亞里士多德提問,“未來我們用電腦捕捉他的智慧,后代的學生就可以向這樣的智者提問,并且得到回答。”
喬布斯“嫉妒”亞歷山大大帝,不是因為他征服了世界,而是他有亞里士多德做私人老師。
喬布斯一直夢想有一種能夠互動的“書籍”,無論讀哪位思想大師,隨時停下來問它問題。他暢想了未來50到100年可能的新技術前景:如果我們能開發出一種機器,它具備知識或想法,像人類一樣思考和互動,我們就可以問,“嘿,亞里士多德會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老喬認為,世界上應該有比書籍和軟件更能讓智慧不朽的方式。現在AI行業顯然還不配。但它們努力站在科技道德高地上,倡導AI平權、AI向善、AI對齊。
美劇《硅谷》有句精彩的臺詞,AI界適合作口號:“我不希望有任何人比我們更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19、要掌握一些避坑方法,識破AI虛假話術、 偽哲學營銷 ,別被玄虛科技黑話給忽悠了。
如果有公司說做了AI原生應用,其實是把登錄按鈕改名叫“神經入口”;
有MoE(混合專家) → 讓8個模型假裝會診;
端到端解決方案 → 連說明書都沒有的SaaS;
認知引擎驅動的負熵流閉環 → 讓外賣小哥少走幾條路;
“賦能每個夢想” → 用免費用戶數據訓練AI;
突破性多模態對齊技術 → PPT同時貼文字+圖片+短視頻;
第二增長曲線→ 主業務快倒閉了;
護城河→ 競品還沒抄到這里;
Pre-AGI → 融資PPT專用描述愿景階段;
A輪融資用于算力綁定 → 錢只能買指定云廠商服務;
用AI重做一遍 → 給傳統行業加個聊天機器人;
基于生成式供應鏈的多感官反饋融合創作平臺 → 做了個P圖工具;
基于量子神經擬態存算一體重構數字孿生守護人類文明火種→ 用Excel管理服務器溫度……
用稀疏專家網絡實現10^23級參數規模 → 會員充值;
電影《Her》級體驗 → 語音助手會講土味情話;
在朋友圈曬會議胸牌,定位硅谷:“和AI大佬聊了具身智能的未來,期待!”實際在場外蹭咖啡……
對了,從反義詞來理解AI新詞,更可以保持人間清醒:人工智障(Artificial Idiot),深度瞎學(Deep Blind Learning),誤聯網(Internet of Error),共想經濟(Sharing Imagine Economy),區塊不要臉(Block Brazen Chain)……
20、更有年代感的科技反思,莫過于 演過《摩登時代》的查理 ·卓別林在二戰期間,上映他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 ( 1940年 ) ,對技術文明危機做 的那段 長篇獨白——
我們發展了速度,可彼此更不了解。機器應當創造財富,但反而帶來了窮困。我們有了知識,卻玩世不恭。我們學得聰明乖巧了,卻變得冷酷無情。我們考慮得太多,
感知得太少。我們需要
新的
機器,但更需要人性。我們需要智慧,但更需要仁慈和文明。
每個時期,人們都會為技術奇跡歡呼,這段穿越時空的警言也在AI時代上空回響。最危險的從來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將效率或達爾文進步主義奉為唯一神祇的傲慢。
AI正在形成新禁錮:短視頻拉低智商,算法馴化思想,即時響應剝奪沉思,信息繭房加劇分裂,各種機器人可沒有敬畏感。
卓別林大喊:“不要聽從那些反常的人、機器人,機器思想還有機器心。你們不是機器,也不是牛馬,你們是人!士兵們,不要為奴役而戰,要為自由而戰!”
最后一條數字文明的讖語:在AI真的覺醒之前,人類先要在AI熱潮之中覺醒起來。
No.6460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喬言久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