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吉祥橋到老北門,一路琴聲輕快,花十分鐘左右走到,表明阿炳這天生意不錯;
“如果這段距離要花近二十分鐘,而且一路拉的胡琴緩慢、哀傷,那就是說,這天的生意清淡,來日飲食無著。”
善良的婦人聽到阿炳哀傷的琴聲,會嘆息道:“罪過人的,阿炳生意不好呃!”
落雪天,阿炳夜里回家,琴聲特別凄涼。
著名的《二泉映月》,當初只是阿炳上街賣藝時,邊走邊拉的一個曲子。
而且當初也沒什么名字。
七、八十年前的無錫城,炎熱夏天的晚上,那時當然沒有空調,無錫百姓都在門口乘涼,搖著蒲扇,經常遠遠就能聽到阿炳親自演奏的《二泉映月》。
“阿炳拉的是什么不知道,就感覺真是好聽!”
很多喜愛音樂的無錫人,都問過阿炳:“這個曲子拉得這么好聽,阿有名字?”
阿炳總是哈哈一笑:“瞎拉拉的,沒有什么名字。”
阿炳邊走邊拉的,總是這個曲子。
同樣一首曲子,無錫百姓從阿炳不同的琴聲上,就可以判斷當日阿炳生意的好壞。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