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印度,人們總會想到這個國家“唯利是圖”的嘴臉和“搖擺不定”的態度。只要有利可圖,印度從不拒絕。
這不,印度再次因幾千萬美元的利益而惹怒了中國,令中國民眾氣憤不已。這次,印度又做下了什么錯事呢?
這還要從2024年年初說起。當時,有一家印度企業找到中國稀土企業,宣稱要購買中國120噸稀土用于汽車與風電研發。
為打消中國的顧慮,印度企業再三保證這批稀土不會用于軍工領域。考慮到印度企業的有理有據,中國同意了這批稀土的出口。
誰能想到,得到這批稀土之后,印度完全沒有按照此前的承諾去做。當中國采用追蹤技術查詢這批稀土的去處時,竟發現大部分流入了歐美國家。
不得不說,印度果真聰明。因稀土資源在軍工領域的特殊應用,我國對歐美國家的稀土出口一直管理的比較嚴格。
為此,歐美國家就試圖找到其他國家替代中國。印度同為稀土儲備大國,自然引起了歐美國家的注意。
但是,印度的稀土提煉技術有限,只能提煉出純度為82%的稀土,而歐美國家軍工企業要求的稀土純度必須達到99%以上。
既然本國的稀土滿足不了歐美國家的要求,何不從中國倒賣稀土以此賺取巨額利潤呢?為此,印度企業背棄協議,將大量中國稀土倒賣給了歐美國家。
所幸的是,中國對出口的稀土資源的用處會進行嚴格的調查。當發現印度刻意倒賣稀土之后,印度企業就徹底失去了中方的信任,再難購買中國稀土。
近日,就有印度車企頻頻向印度政府求救,訴說其因缺乏稀土而導致大量汽車零部件困于廠中,無法順利完成組裝。莫迪政府對此,怎么可能不理虧?
印度就沒有想過自主研發出高純度稀土嗎?一方面,印度的稀土儲備量并不少,開采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對此可謂大力支持。
莫迪政府先是頒布了一份總價值將近500億盧比的稀土開發戰略,意圖幫助印度企業推進稀土開發進程。不過,因資金不到位,收效甚微。
客觀來說,印度發展稀土產業是有潛力的,但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成長。想要進行稀土出口,必須要有充足的稀土儲備。這一點,印度可以滿足。
有了基礎條件之后,印度還需要專業的提煉技術。否則,未經提煉的稀土只是一堆廢土,無法用于工業生產。這,是印度稀土產業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此外,印度稀土的開發成本也非常高昂。目前,印度的稀土主要分部在印度東部地區。這個地區的公共設施整體較為落后,滿足工業開發難度大。
經印度企業計算,印度開發稀土的成本是從中國進口稀土的三倍。既然研發不出來,又成本高昂,選擇從中國購買才是最劃算的。
可惜的是,印度企業已經因蠅頭小利辜負了中國企業的信任。信任被摧毀,可以發生在朝夕之間。信任被建立,則需要很長時間。真正的苦果,還在未來等待著印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