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A股酒類上市公司2025年中報披露即將拉開序幕,首批業績預告顯示行業形勢不容樂觀。
截至7月17日,已有17家酒類股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整體上看,17家酒類股上半年業績集體下跌,當中絕大部分盈利情況堪憂。筆者梳理發現,除啤酒表現較好以外,已披露的白酒股、黃酒股以及葡萄酒股幾乎集體沉沒,凈利潤不是大幅下滑就是虧損。另外,二季度以來的多重利空影響已體現在業績端,導致白酒股二季度普遍出現虧損。
基于此,市場預測,因政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或將常態化,白酒下半年行情可能難有太大起色,甚至有機構認為2025年可能只有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兩家頭部能實現增長。
消費低迷致酒類股業績集體下行
截至目前,包括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在內的17家酒類上市公司中,有11家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其中多家出現兩位數下滑。盈利方面,17家酒企中,有9家上半年出現虧損,剩下酒企中僅燕京啤酒、珠江啤酒、ST西發三家啤酒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正增長。
(已披露的酒類股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鈦媒體APP制圖)
分品類來看,目前啤酒股表現相對較好,發布業績預告的有四家,其中僅ST蘭黃營利雙雙下滑。不過,從盈利規模來看,啤酒企業之間的分化進一步拉大。
黃酒股同樣呈現分化趨勢。今年上半年,黃酒股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會稽山氣泡酒在電商平臺走俏,加上會稽山、古越龍山兩大龍頭相繼提價,輪番動作為黃酒帶來了一波上漲行情。
遺憾的是,另一家黃酒上市公司金楓酒業仍在“過冬”,公司預計上半年銷量規模縮減,營業收入下降,雖然有所減虧,但仍虧損480萬元~720萬元。
相比啤酒和黃酒,葡萄酒和白酒的日子似乎更加艱難。截至今年上半年,葡萄酒市場仍全線低迷。目前已有莫高股份、威龍股份、中信尼雅、ST通葡4家葡萄酒企披露業績預告,當中僅中信尼雅勉強扭虧,實現了40萬元~60萬元的盈利,其他全部虧損。
對于虧損原因,多家葡萄酒企在公告中提到了行情低迷的持續影響,導致葡萄酒業務難以盈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葡萄酒產量僅有3.6萬千升,并且同比下滑了26.5%。
行情艱難之際,威龍股份也因葡萄酒業務仍虧損致使上半年轉虧;行業龍頭張裕目前還未披露業績,但去年公司盈利已然創下新低,6月更宣布出售海外的葡萄酒莊和白蘭地公司,借此回血。
值得一提的是,8只白酒股上半年的業績“差”得出人意料。除了營收、凈利潤大面積下滑之外,虧損面也在進一步加大。
具體來看,順鑫農業、水井坊以及酒鬼酒三家上半年營收也出現下滑,雖然都保持了盈利,但同比均驟降了50%以上,其中酒鬼酒預計歸母凈利的降幅更高達90%~93%。除此以外,金種子酒、皇臺酒業、*ST巖石、*ST椰島上半年全部報虧。
消費需求不振是導致整個酒類市場下行的本質原因,白酒遭受“反噬”更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業整體營收與利潤規模延續擴張趨勢,但增速較2024年同期有所放緩,分化進一步加劇。
對于“吊車尾”的上市酒企而言,2025年要打的還是一場“生存戰”。比如*ST巖石、*ST椰島、*ST春天三家正面臨退市風險,若下半年業績無法改善,更可能就要退市。
二季度多現虧損,白酒下半年風險加大
白酒面臨的考驗在二季度被進一步放大。
梳理來看,多家白酒企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或虧損是受二季度虧損拖累。數據顯示,酒鬼酒預計2025上半年實現營收5.6億元左右,較上年同期下降43%左右;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90%~93%至800萬-1200萬元。
2025年第一季度,酒鬼酒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71萬元,照此計算,酒鬼酒預計在第二季度出現虧損,虧損額或超過2000萬元。
水井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元,一季度這一數據為1.9億元,意味著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虧損約8500萬元;牛欄山的母公司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55億元-1.95億元,據此計算,二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0.87億元~1.27億元;*ST春天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96萬元至138萬元,一季度公司錄得歸母凈利潤891.81萬元,以此計算二季度其歸母凈虧損或為753.81萬元至795.81萬元。
對于二季度出現虧損,酒鬼酒在公告中表示,二季度市場預期仍偏謹慎,經銷端回款與實際終端動銷不同頻,而公司銷售費用主要與終端動銷相關聯,導致銷售費用率有所上升,加之公司新品上市推廣需要費用支持,因此公司凈利潤同比降幅更大。
水井坊也在業績預報中坦言,“尤其在第二季度,商務宴請和宴席等傳統消費場景持續承壓,市場恢復節奏放緩。”
分析來看,進入2025年,頭部酒企控貨穩價動作密集,不少企業都暫停了部分產品的銷售訂單及貨物供應。例如近期水井坊對核心產品臻釀八號500毫升裝實施全渠道停貨,并對“6·18”促銷期間違反公司政策的客戶和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查處,包括但不限于罰款、停播斷鏈接、終止合作等措施等。
然而,就算酒廠主動減負,仍難以疏解渠道壓力,團購客戶大幅減少、價格嚴重倒掛、“價格戰”愈演愈烈仍困擾整個行業。而二季度突降的“禁酒令”更猶如當頭一棒,打得白酒行業措手不及。
據筆者了解,“新禁酒令”以及“升學宴/謝師宴”“禁辦令”出臺后,政商消費場景凍結,公職人員和企事業單位的高端白酒消費幾乎停滯,商務宴請和禮贈需求驟減。像河南、山東、安徽、四川等白酒消費大省“遇冷”,二季度以來白酒銷量明顯下滑,不少一線酒商將今年二季度稱為近年來最差的一個季度。
需要說明的是,政策收緊的影響將會持續下去,這意味著白酒下半年的行情也不容樂觀。國信證券就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預測,今年可能只有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兩家公司收入是正增長的,其他頭部酒企都可能業績下滑。
作為絕對頭部的貴州茅臺的確表現穩定,近期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分別召開了2025年半年市場工作會,均表示上半年完成了既定經營任務。按照貴州茅臺2025年的經營計劃,全年營業總收入將較上年增長9%。
不過,業內對白酒下半年的走勢相對樂觀,業內人士認為7月后白酒動銷會逐步反彈,而下半年的關鍵要看今年中秋、國慶的動銷表現。整體來看,目前市場對于白酒下半年的銷售預期比較謹慎。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楊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