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清晨,鹽池縣政協(xié)“孫清艷委員會客室”的一陣清脆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孫委員,我家杏子熟了,能幫幫忙嗎?”花馬池鎮(zhèn)佟記圈村農戶佟勝山打來求助電話。
掛斷電話,孫清艷就立即行動起來。她迅速組織會客室成員,利用自家烤鴨店和水果店的銷售渠道,當天就幫農戶賣出了杏子。“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孫清艷說這話時,手上還沾著剛摘下的杏子香氣。
孫清艷委員會客室
2005年寒冬,孫清艷剛嫁到花馬池鎮(zhèn)紅溝梁村時,目之所及至今刺痛著她的心: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四壁透風,雨天要擺滿盆罐接漏,吃水得趕著驢車走一里多地去井臺排隊。
2014年,孫清艷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個身份像鞭子抽醒了她:“人窮不能志短,好政策送到家門口,自己不加把勁怎么行!”在村婦聯(lián)幫扶下,她申請到5萬元婦女創(chuàng)業(yè)貼息貸款,一次性引進80只優(yōu)質灘羊,危房改造政策讓全家搬進窗明幾凈的磚瓦房。鹽池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醫(yī)生、孫清艷的幫扶責任人毛志全記憶猶新:“她總念叨‘黨的政策像太陽,照得心里亮堂堂’,這股精氣神帶動了整個村的脫貧勁頭。”
指導店里員工片烤鴨
2017年開春,孫清艷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決定——北上求學烤鴨技藝。揣著養(yǎng)殖灘羊攢下的3萬元學費,這個沒出過遠門的農村婦女,在北京胡同里輾轉一周才找到愿意收徒的老師傅。“老師傅看我天天蹲在店門口偷師,被這股倔勁打動了。”回憶求學歲月,孫清艷輕輕撫摸著那本邊角卷起的學習筆記,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著果木選材、掛爐技巧。
學成歸來后,在村干部和幫扶責任人幫助下,她陸續(xù)申請到2萬元互助資金和30萬元創(chuàng)業(yè)貸款,同年8月,她在鹽池縣開起第一家烤鴨店,憑借獨特口味和誠信經營,生意越做越紅火。如今,她的企業(yè)已發(fā)展成集餐飲、零售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yè)。年營業(yè)額突破1000萬元,帶動就業(yè)36人,其中17名是曾經的建檔立卡戶和留守婦女。
整理貨架
今年3月,鹽池縣政協(xié)設立“孫清艷委員會客室”,由孫清艷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來自工青婦、社工部等領域的6名政協(xié)委員。會客室成立以來,已為30余名婦女提供技能培訓,帶動12名婦女成功創(chuàng)業(yè);設立農特產品代銷點,年銷售特色農產品5萬余元;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累計捐贈物資、助學3萬余元。2025年,她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稱號。
孫清艷的榮譽墻
在孫清艷的果蔬超市門前,一個冰柜格外醒目。里面放著蘇打水,上面貼著“愛心水站”的字樣。這個設立于2017年的服務點,已成為戶外工作者熟知的“暖心站”。截至目前,孫清艷累計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出500余只烤鴨。
慰問環(huán)衛(wèi)工人
孫清艷的公益行動遠不止于此。2023年起,她持續(xù)資助三名貧困大學生;通過縣婦聯(lián)“春蕾計劃”為31名困境兒童實現(xiàn)“微心愿”;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會組織員工到敬老院慰問。最讓她感動的是幫助腦癱少年馬小宇(化名)的經歷,當她把籃球送到孩子手中時,這個平時寡言少語的孩子竟背誦了《沁園春·雪》。
參加愛心公益活動
“從吃救濟糧到帶頭致富,從伸手要到伸手幫,我深深懂得‘黨恩重如山’的含義。”孫清艷說。如今,她正計劃擴大幫扶范圍,準備從2026年起每年資助12名特殊困難兒童完成學業(yè)。
資助困難兒童
暮色漸濃,孫清艷果蔬超市前的“愛心水站”旁,幾位剛結束工作的外賣騎手正在休息。超市里,孫清艷正在指導新來的員工整理貨架。“好政策給了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現(xiàn)在該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這樸實的話語,道出這位農家女最真摯的心聲。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無數(shù)個“孫清艷”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黃土能生金,奮斗出奇跡,每一個平凡的夢想都值得被時代照亮。(寧夏日報報業(yè)集團全媒體記者 賀靜 文/圖)
內容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技術編輯:曾杰
責任編輯:云靜
審核:馬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