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區域緊張態勢再度加劇,引起全球多國高度關注。
7月15日,中國海警“海警 3301”艦正于黃巖島周邊水域,依照既定路線開展日常巡航任務。
在甲板區域,執法人員利用望遠鏡對周邊海域實施例行觀測,整體現場秩序井然,各項工作嚴格遵循操作規程。
就在這一平穩時刻,西北方向突然傳來一陣不尋常的機械噪音。
這種聲響不僅刺耳,其頻率也顯著高于普通航行船只,與中國海警船自身穩定的發動機聲音形成鮮明對比。
瞭望人員在察覺這一異常后,迅速將視線鎖定在聲源方向,并立即向指揮中心通報:
“右前方3海里處,發現一艘高速接近的不明船只!”這一通報迅速打破艦上原有的巡航狀態,轉入高度戒備模式。
短短數分鐘后,船員便辨認出對方船只懸掛的菲律賓國旗。
而這艘菲律賓船只在發現中國海警后,并未采取避讓措施,反而將航速由12節迅速提升至28節,航向直指中國海警船左舷方向。
“注意規避!”當這一指令從指揮中心下達時,菲律賓船只已逼近至中國海警船500米以內。
緊接著,該船實施了大幅度右轉動作,造成船體明顯傾斜,并在距離中國海警船不足200米處完成“S”形變軌。
應當指出,這種操作在海上航行中屬于高風險行為,尤其是在兩船距離如此之近的情況下,碰撞概率大幅上升。
同時,在此操作過程中,高速轉向激起的浪涌直接沖擊到中國海警船瞭望塔。
原以為此次接觸后菲律賓船會有所收斂,但事實恰恰相反,完成首次穿插后,該船并未撤離,反而加速繞至中國海警船右后側。
在與海警船保持平行航行約10秒后,菲律賓船再次向左急轉,幾乎貼近中國海警船尾部通過。
隨后,根據中國海警船駕駛艙雷達顯示,該菲律賓船只的移動軌跡異常紊亂,每次轉向均造成兩船安全間距大幅縮小。
菲律賓船的這一系列舉動,嚴重背離了國際海上通行規則,對雙方航行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面對這一突發狀況,中國海警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通過甚高頻通訊設備多次向對方發出警示:“你船已進入我國管轄海域,請立即調整航向,防止碰撞發生!”
但令人意外的是,對方無線電始終未傳來任何有效回應,僅能接收到持續的干擾噪音。
有經驗的船員據此分析,菲律賓船極有可能已關閉通信應答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第三次近距離穿插,并接收到中國海警警告后,菲律賓船只隨即向東南方向撤離。
盡管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持續十余分鐘的高危對峙,明確反映出菲律賓在黃巖島附近海域的挑釁行為正呈現顯著升級趨勢。
實際上,菲律賓在南海區域對中國發起挑釁并非首次。
2023年8月5日,菲律賓兩艘艦艇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周邊海域,且未按要求向中國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中國海警依法對其進行警示并實施驅離,在此過程中,菲方船只采取危險操作,故意沖撞中國海警船,試圖突破中方管控。
當時,菲律賓還散布所謂“中國海警使用高壓水炮攻擊菲方船只”的言論,企圖混淆視聽,但其非法闖入我國海域、蓄意制造沖突的本質顯而易見。
這種無視國際法和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與此次黃巖島事件中的挑釁行為高度一致,充分暴露出其長期在南海制造緊張局勢的意圖。
那么,一個國土面積有限的菲律賓,為何敢于頻頻對中國發起挑釁呢?
菲律賓之所以頻繁在南海及其他議題上對中國進行挑釁,其根本原因在于本國的利益考量與美國的幕后推動。
南海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油氣資源等,菲律賓試圖通過制造沖突、強化在相關海域的存在,為非法侵占行為尋找借口,進而掠奪資源以彌補本國經濟短板。
此外,美國的支持也給予了菲律賓極大信心。
近年來,美國為推進其“印太戰略”,遏制中國發展,不斷深化與菲律賓的軍事與政治合作。
美國不僅向菲律賓提供軍事裝備,還與其開展聯合軍演,釋放錯誤信號,使菲律賓誤認為有美國支持便可在南海問題上肆意妄為。
美國甚至公開聲援菲律賓在南海的一些非法主張,為菲律賓的挑釁行為提供支撐,這極大地助長了菲律賓的囂張態度。
菲律賓將自身利益寄希望于美國的支持,甘愿像烏克蘭一樣,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的工具,不斷制造摩擦。
菲律賓的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中菲兩國的關系,也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那么,面對菲律賓一再的挑釁,我們應如何應對?
在主權維護方面,中國海警應持續加強在南海相關海域的常態化巡航執法力度,對菲方的危險接近、非法闖入等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
通過實時監控、果斷驅離、依法取證等手段,形成對挑釁行為的強大威懾,讓菲方明確意識到,任何觸碰中國核心利益的舉動都將付出沉重代價。
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海空協同機制,確保對相關海域實施全方位管控,杜絕非法行為的發生空間。
此外,在國際輿論層面,我們要主動發聲,打破西方話語壟斷。
可以通過公開菲方挑釁行為的視頻、音頻等原始證據,讓國際社會看清事實真相,駁斥菲方及其背后勢力的虛假宣傳。
同時,系統闡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歷史依據、法理支撐和具體行動,強調中國在維護南海航行自由與地區繁榮中的積極作用,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
從長遠來看,應對各類挑釁的根本,仍在于不斷提升綜合實力。
經濟的持續增長能夯實應對底氣,科技的突破可增強維權手段,國防的現代化能構筑安全防線。
唯有綜合實力提升,才能更從容地捍衛國家主權,更有力地維護地區穩定,即便未來菲律賓真的“烏克蘭化”,也能對我們望而卻步。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