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開始,南方多地最高溫將飆到40℃。
湖南33歲的張姐,上周頂著38℃晨跑半小時,回家直接栽倒。武漢52歲李阿姨,洗陽臺時突然眼前發黑,送醫確診重度中暑。廣州快遞員王師傅,連續3天中午送件,熱射病住進ICU。
這些不是故事,是最近醫院急診室里的真實病例。
有人說“熱天誰沒曬過?哪有這么嬌氣”。
可《中華急診醫學雜志》數據扎心:熱射病死亡率近60%。初期就像普通中暑,頭暈、乏力、惡心,歇會兒能緩?錯!
它進展快得嚇人,兩小時就能要人命。
北方老輩人常說“熱天不躲涼,命就不長”。這話粗,理不粗——體溫調節系統就像老電扇,高溫一烤容易“罷工”。南方更麻煩,濕度大,汗出不來,熱量全悶在身體里。
研究說濕度每升10%,中暑風險漲15%,不是嚇唬人。
最危險的,是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習慣。比如大太陽底下猛跑步,覺得“鍛煉意志”。
比如運動完灌冰水,圖個“透心涼”。比如空調房裹毛毯,進出溫差超7℃。
這些“爽一時”的操作,正悄悄“劫持”健康。湖南張姐的例子,醫生說她晨跑前沒喝水,空腹+高溫+脫水,心臟扛不住。
武漢李阿姨洗陽臺時,沒開電扇,汗水黏在身上,體溫蹭蹭往上躥。廣州王師傅舍不得買冰袖,胳膊曬得通紅,身體散熱全靠出汗,結果電解質都跑沒了。
更扎心的是,50歲以上的人最容易“中招”。《柳葉刀》數據:中國65歲以上老人中暑死亡率,比亞洲平均高1.6倍。
血管彈性差、調節慢,稍微一熱一冷,血壓能像坐過山車。有人問“那還能運動嗎?”能,但得挑時間、看狀態。
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太陽最毒,別出門瞎晃悠。清晨傍晚涼快時,散散步、打打太極,比猛跑安全多了。
運動前先喝200ml溫水,別等渴了才灌。運動后別立刻沖涼水澡,先擦把汗,等汗干了再洗。
喝冰水降溫?胃里血管正擴張呢,突然遇冷一收縮,胃痙攣、惡心全來了。
有心腦血管病的,搞不好誘發心絞痛,這可不是鬧著玩。空調房溫度別太低,26℃剛好,和室外溫差別超7℃。進出空調房像“過火焰山”,血管一縮一脹,老人容易頭暈、中風。
吃燒烤、喝冰啤?夏天腸胃本就弱,重口味一刺激,腸炎、腹瀉準來。
孕產婦、胖人、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體溫調節本就慢半拍。
熱天不是不能過,是不能“不當回事”。身體不是鋼鐵,熱射病不是小感冒。
醫生常說“怕熱不是病,怕你不怕熱”。
你今天喝水了嗎?是不是還在空調房裹毛毯喝冰啤?這些“小習慣”,改一點就能少份風險。
健康不靠運氣,靠的是“別硬撐”“別犯懶”。中暑不是天氣的錯,是你沒把身體當回事。
這條命,不值得你賭一次“我能扛”。你還遇到過哪些防暑誤區?
留言區聊聊,讓更多人少踩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