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胃腸外科 馬晉平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床常見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胃腸間質瘤切除術、各部位結腸癌、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擅長減重代謝手術;擅長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熟悉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對肛腸常見疾病,如各型痔瘡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但多數人仍對核磁共振檢查“一頭霧水”。甚至還有人擔心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里面帶了個“核”,會有輻射。那么哪些人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做核磁共振檢查應該注意什么?
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MRI),又稱自旋成像、磁共振成像、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即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制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對全身各系統疾病的診斷,尤其是對早期腫瘤的診斷有很大的價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核磁共振能發現早期病變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在身體健康尚未發出紅燈警訊前,核磁共振可以早期發現心腦血管疾病。核磁共振對顱腦、脊髓等疾病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診斷方法,不僅可以早期發現腫瘤、腦梗塞、腦出血、腦膿腫、腦囊蟲癥及先天性腦血管畸形,還能確定腦積水的種類及原因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核磁共振能發現早癌和復雜病
通過核磁共振精準篩查,可以幫助發現乳腺癌早期病灶;此外,核磁共振還可進行腹部及盆腔的檢查,如肝臟、膽囊、胰腺、子宮等均可進行檢查。
腹部大血管及四肢血管成像可以明確診斷真性、假性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及四肢血管的各種病變。核磁共振對各類關節組織病變診斷非常精細,對骨髓、骨的無菌性壞死十分敏感。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核磁共振對人體無害
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所以對人體無害,是非常安全的。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既沒有任何關于使用核磁共振檢查引起危害的報道,也沒有發現患者因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發生率增高的現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六類人群不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圖片來源于網絡)
雖然核磁共振在篩查早期病變有著獨到之處,但任何檢查都是有限度的,比如有些病人不適合核磁共振,就不要過度檢查。據了解,以下六類人群都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1、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
2、有或疑有眼球內金屬異物的人;
3、動脈瘤銀夾結扎術的人;
4、體內金屬異物存留或金屬假體的人;
5、有生命危險的危重病人、幽閉恐懼癥患者;
6、懷孕不到3個月的孕婦,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檢查。
核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由于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存在非常強大的磁場,裝有心臟起搏器、神經激勵器、胰島素泵、電子耳蝸等絕對嚴禁做核磁共振檢查。
在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之前,應去除身上帶的手機、磁卡、手表、硬幣、鑰匙、打火機、金屬紐扣及其他金屬飾品或金屬物品。否則,檢查時可能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的干擾,形成偽影,不利于病灶的顯示;而且由于強磁場的作用,金屬物品可能被吸進核磁共振機,從而對非常昂貴的核磁共振機造成破壞;另外,手機、磁卡、手表等物品也可能會遭到強磁場的破壞,而造成個人財物不必要的損失。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核磁共振的檢查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才能達到最準確的檢查效果。
(圖片來源于網絡)
核磁共振檢查不是萬能的,有些疾病,如內分泌系統疾病——糖尿病、甲亢,以及血液系統疾病等應用核磁共振是不能診斷的。所以,任何患者都應遵醫囑進行檢查,不要以為影像檢查越高級越好,只有適合的檢查才是最好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哪些人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862帖
馬醫生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