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大日頭要鉚足勁曬了。
全國不少地方地里的莊稼正遭罪呢。陜西武功前兩天地表溫度竄到72.9度,土都曬得冒煙。
這可不是個別地兒,華北、黃淮、西北好多平原灌區,玉米葉子都曬卷邊了。
山區里的茶園、果園也扛不住,葉片被曬出焦斑,果子直冒“暑氣”。為啥這么熱?聽氣象上的說法,是大陸暖高壓脊帶著干熱空氣到處跑。
大太陽曬著,地里水分嘩嘩地跑,墑情眼看著往下掉。玉米正灌漿呢,缺水可不行,棒子會長得癟。
果園里的蘋果、梨,曬狠了果皮會出“日灼斑”,賣相就毀了。老輩人都知道,伏天熱過頭,莊稼容易“卡脖子”。有人說,以前看云識天氣挺準,現在咋越來越摸不透了?
這倒不是老經驗不管用,是如今的熱天更邪乎了,得把土辦法和新法子結合著來。
我個人覺得,老輩的經驗像把鑰匙,還得配上科學的鎖才更管用。平原種玉米的鄉親,趕緊趁早晚澆澆水,別在大中午澆,傷根。能蓋地膜的地塊,鋪點秸稈、遮陽網,給根部降降溫。
山區果樹要重點護葉子,噴點葉面肥,增強抗曬能力。茶園得把旱情盯緊了,茶樹根子淺,旱久了明春新芽少。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別斷,深水能給稻子“降溫”,但也別淹了根。
有人可能犯難:這么熱的天,下地干活遭罪不說,咋干才有效?
記住了,早上太陽沒冒頭、傍晚太陽落了山再下地,別跟日頭硬扛。
干活時帶足鹽水,隔一會兒喝一口,別等渴急了才喝。村里要是有農技站,趕緊去問問,有沒有更對癥的法子。這高溫不是一兩天能過去的,得做好持久戰準備。
有人擔心:年年這么熱,以后種地是不是更難了?這確實得尋思長遠點,比如試試種點耐旱品種,給農田搞點水利設施。但眼下最要緊的,是先把這波高溫扛過去,保住今年的收成。
具體咋操作?地頭蹲久的老把式心里更有數,也別忘了問問村里的農技員。
莊稼不會說話,但咱得替它們把“防曬傘”撐好,把“解暑水”喂足。
等這波熱過去,秋莊稼還有好長的生長期,可不能在伏天里掉鏈子。
記住了,天再熱心別慌,法子總比困難多,咱種地人啥世面沒見過?趕緊動起來,該澆水的澆水,該遮陰的遮陰,別等莊稼干渴了才后悔。未來幾天是關鍵期,早一天行動,莊稼就少遭一天罪。
這既是護莊稼,也是護咱自己的收成,馬虎不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