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主導創建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區域試點,旨在通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模式,探索可推廣的慢性病防控策略,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和疾病負擔。深圳市南山區自2012年創建示范區以來,聚焦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慢阻肺等各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重要內容,致力于為轄區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健康服務、更低的醫療負擔、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截至目前,南山區累計打造了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學校等240處支持性環境,形成“步行15分鐘健康服務圈”。
遍布樓棟的“健康加油站”
配備血壓儀、體脂秤等設備
清晨的健身路徑上,老人使用智能器械鍛煉,孩童在一旁嬉戲;午后的社區工作站里,居民參與健康科普講座活動……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場景,在南山66個健康社區上演。南山各社區標配三大服務體系:遍布樓棟的“健康加油站”配備血壓儀、體脂秤等設備,為慢性病篩查建立前沿陣地;健康宣傳欄每季度標準化更新內容、全年超12場的趣味健康科普活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健康指南”;健身路徑串聯戶外健身區,滿足不同年齡段運動需求。
上“南山文體通”
領惠民健身券預約運動場地
在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園丁學校的健康科普館內,學生們通過多種互動游戲體驗“三減三健”健康生活方式,這是深圳首個校園全域聯動健康科普館,也是南山區25家健康學校構建的“家校醫”聯動體系縮影。數據顯示,南山區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從2019年的49.78%提升至2024年的72.49%,背后是超95%的體檢覆蓋率與常態化健康干預。
寫字樓里的工間操音樂準時響起,全區25家健康單位通過辦公環境優化、健康講座等舉措。777條健身路徑如脈絡延伸,連接健康主題公園、智能健身設等設施,形成100%覆蓋的“15分鐘健康圈”。居民通過“南山文體通”平臺可領取惠民健身券,一鍵預約運動場地,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由工作到生活的健康服務生活圈。
街坊在圖書室里自習
去社區食堂吃營養健康餐
“在家門口就能測血壓,比去醫院排隊方便多了。”社區居民李姐感嘆道。全區自助式健康監測點全覆蓋的實現,是南山持續豐富多元化健康場景的具體折射。
推動健康南山可持續發展,讓健康融入生活,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自覺:一個個室外智能健身房、智慧跑道嵌入社區公園,居民下樓即可開啟運動模式;圖書室里,鄰里在圍讀會、卡座自習中,即可汲取養生知識;社區食堂陣陣飯香,營養健康餐解決做飯難題;“互聯網+”上門護理、家庭病床以社區服務釋放家庭照護壓力。開創性地推動“自我管理+生活照護+社交休閑”復合服務模式,不僅為居民節省了時間成本,更讓健康紅利真正普惠民生。
從66個健康社區扎根基層,到240處支持性環境全域開花,南山探索的“社區樞紐-全域輻射”模式,正推動健康服務從專業防控向居民自主管理轉型,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提供可復制的基層樣本。
采寫:南都記者謝萌 通訊員 馮慧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