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室內,年近70歲的程阿婆正戴著老花鏡,小心翼翼地在盆邊鋪上最后一層白色小石子,她的老友們也正忙著與自己的“得意之作”合影……
誰說潮流只屬于“青春臉龐”?在長風新村街道長四一委為老服務站,“銀齡生活”有了新的定義——“另一種青春”的開始。作為社區“5分鐘養老服務圈”,這里不僅是養老的“溫暖家”,更是讓老年生活煥發新生的“活力站”,為日托老人們構筑了一個專屬的“銀發學校”。讓我們跟著他們的歡聲笑語一同走進這個充滿活力與創意的空間。
智慧課堂:老人也跟上了AI潮流
“這是什么呀?這個娃娃我從來沒見過。”當可愛的拉布布出現在大屏上時,老人們瞬間被吸引住了,那份認真和好奇的勁頭,仿佛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其實,在老年人心中,除了健康問題,最害怕的莫過于被時代拋棄、與時代“脫節”。數字時代,老人更需要被愛,為幫助老人們走出“數字困境”并能樂享智能生活,站點每周開設“樂學智能”課堂。
貼心的站點志愿者化身“手機輔導員”,從老人最迫切、最常用的實用場景講起,手把手、一步步耐心指導語音視頻通話、拍照、導航與乘車碼、預約掛號、網上購物和防詐指南等操作。
站點的智能課堂不僅圍繞生活“剛需”,還涵蓋微信表情包的下載與使用、與AI工具DeepSeek對話,以及當下流行的玩偶、網絡語、AI修圖等有趣有料的內容。課堂氛圍輕松,老人們完全沒有“怕問”的壓力。
“啡”凡體驗:玩轉跨界新技能
在快節奏的當下,咖啡不只受到年輕人的廣泛青睞,老年人也開始享受這一時尚飲品帶來的愜意時光。在長四一委為老服務站,老人們不僅品嘗咖啡,更親自上手制作,體驗了一把“咖啡師”的樂趣。
站點邀請專業咖啡師現場教學,引導老人們開啟一場融合文化傳承與生活美學的沉浸式學習之旅。大家跟著咖啡師的節奏,從認識咖啡到品味咖啡到學做咖啡,老人們不僅品嘗到了來自不同產區的咖啡,學會了辨別風味特點,更感受到了咖啡文化的多樣魅力,當第一杯自己親手制作的咖啡緩緩流淌入杯,成就感與喜悅之情更是瞬間溢于言表。
程阿婆對手沖咖啡制作特別感興趣,她說:“我們雖然年紀大了,但心不能老。現在自己也學會這些新玩意兒,感覺生活更有滋有味了。”
花樣手工:學習熱情卷過“00后”
不僅如此,站點所有老人還是手工坊的“忠實粉”。編織、插花、貼畫、麻布包DIY……手工活動花樣繁多,老人們學得有模有樣。花藝課上,他們學習如何搭配色彩、修剪花枝,創作出屬于自己的花藝作品;貼畫課上,他們發揮創意,用五谷雜糧“畫”出一幅幅秋日豐收圖;護手霜制作體驗中,他們從原料配比到灌裝成型全程投入。花式生活,不僅鍛煉了老人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更給他們帶去了重重驚喜。
考慮到老年人的學習特點,站點的課程特意簡化流程,注重手把手示范,“最初擔心他們記不住步驟,沒想到爺叔阿婆們比年輕人還認真,有的把操作要點寫在本本上,有的用手機錄下教學視頻反復看。”站點工作人員表示。
對老人而言,站點并非僅僅是傳授技藝的場所,更是一座家門口的“溫暖港灣”,可以隨心所欲地暢聊家常、組建自己的“老友圈”,也可以安享站點提供的健康關懷、聚餐、便民等各項服務,收獲健康、時尚與樂趣的同時,不斷充實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原標題:《聽說70歲也在上學?看看這群“時尚青年”的日常》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上海普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