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林青新篇(二)| 探秘南水北調,觸摸文明脈搏
為深化生態保護實踐,強化青年責任擔當,7月16日上午,我院“黃河綠盾”生態保護團在院團委書記田原、院團委老師馬蒙恩的帶領下,走進河南南水北調博物館,在光影流轉間探尋大國工程的磅礴脈絡,于瓷香古韻中對話千年絲路的文明回響。
走進展館,南水北調工程的壯闊畫卷徐徐鋪展。從藍圖繪就到閘啟水流,從穿山越嶺的輸水干線到潤澤北方的生命之脈,團隊成員循著歷史的足跡,通過詳實的圖文、生動的模型與沉浸式影像,系統了解了工程的規劃建設歷程與技術突破。從丹江口水庫的水源保護措施,到沿線渠道的生態修復設計;從水質監測的實時數據系統,到工程對沿線民生的改善成果,豐富的展陳內容讓成員們深刻體悟到這項世紀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深層意義,也感受到它在水資源優化配置中對生態平衡的守護與維系。
隨后,成員們駐足“絲綢華章”唐代青花瓷瑰寶展,開啟了一場與歷史文明的邂逅。素雅的青花在瓷胎上勾勒出盛唐氣象,纏枝紋里藏著絲路駝鈴的悠揚,寶相花中凝結著中西文化的交融。成員們屏息凝視展品,在釉色的流轉中觸摸文明互鑒的溫度,更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南水北調工程對當代資源的統籌調配,還是唐代青花瓷所承載的開放包容,皆印證著人類與自然、文明與文明之間共生共榮的永恒命題。
此次探秘之旅,不僅是一次對國家重大工程的深度解碼,也是一場與歷史文明的溫柔邂逅。未來,我院學子將帶著這份對生態保護的敬畏與對文明傳承的感悟,繼續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實踐,讓青春力量在守護綠水青山與傳承文化根脈中綻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