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0日,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在公開場合提及臺海,炒作“菲臺命運日益交織”的觀點,還稱菲律賓有權重新調整與臺灣地區的關系,哪怕這會激怒中國大陸。這番涉臺言論已觸碰中方紅線,而僅僅5天后,菲律賓就在南海采取了危險行動。《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黃巖島維權執法現場傳回的影像顯示,7月15日10時30分左右,菲海岸警衛隊9701船在“護送”兩艘菲律賓漁業與水產資源局公務船前往中國黃巖島附近海域活動期間,對在該海域開展維權執法行動的中國海警21550艇、5009艇進行挑釁。
菲方船只噸位達2300噸,中國海警21550艇和5009艇為百噸級執法艇。就是這樣一艘大噸位船只,多次近距離做出大角度改變航向的動作,以高速狀態穿航21550艇和5009艇的船尾,最近時距離這兩艘中國海警艇僅有100米左右。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海洋問題專家楊霄15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菲方這種行為極為危險且惡劣。
賴清德(資料圖)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里,菲9701船一直處于高機動、無規則航行狀態,航線像“一團亂麻”,嚴重擾亂了中國海警船的正常航路。這和菲律賓過去兩年的做法大不一樣。之前他們常用“碰瓷”式挑釁,故意接近中國海警艦艇卻不擺強硬姿態,就是想激怒中國海警出手,之后把自己弄得“鼻青臉腫”,給西方媒體看圖講故事,以此塑造弱者形象引導輿論,把局勢緊張的責任推給中國,還想讓爭端“國際化”,引來美國等盟友介入施壓。
但這次,菲方沒有絲毫示弱,反而對中國海警艦艇緊追不舍,更像是在秀肌肉、示威。菲律賓此時在南海和涉臺問題上接連行動,背后有多重原因。特奧多羅的涉臺言論和菲海警在南海的挑釁,時間間隔極短,很難說兩者沒有關聯,這明顯是在給島內“臺獨”勢力站臺,試圖刺激臺海局勢。美國日前寄給菲律賓的關稅函顯示,8月1日開始,菲律賓輸美產品將被征收20%的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馬科斯打算親自和特朗普談這件事,在這之前,通過在南海給中國添堵來討特朗普歡心,是其可能的選擇。馬科斯的支持率持續下滑,執政壓力越來越大。在南海展示強硬態度,能分散國內民眾的注意力,這是他轉移國內矛盾的一種手段。菲律賓媒體曾爆料,防長特奧多羅擁有菲律賓和馬耳他雙重國籍,這明顯違反菲律賓憲法法令。法律專家認為他可能會受到起訴,丟掉職務甚至被判刑。
菲方這次緊急且明顯的挑釁,很可能是特奧多羅為轉移國內民眾對自己丑聞的關注。不過,菲律賓的這些舉動注定不會得逞。7月10日至12日,東盟峰會外長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王毅外長在會議上駁斥了菲方的“南海仲裁案”一事,一句“美日等一些國家的島礁同樣將會因此失去主張海洋權益的依據,難道你們也愿意放棄聲索嗎?”震驚四方。
馬科斯(資料圖)
這次會議上,中方所主導的《南海行為準則》完成了三讀,確立了“平等協商、規則共管、互利合作、建設性角色”的4C原則體系,涵蓋爭議管控、危機預防、海上合作等核心內容。這一突破極大打壓了菲律賓領土擴張的野心,東盟國家紛紛不承認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裁決,讓這份裁決書成了一張廢紙。
而且,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行為,只會迫使中方采取更有力的應對措施。相關專家15日向《環球時報》赴中國黃巖島特派記者表示,菲方此次挑釁行為更加“蠻橫無理”,聯系到近期菲方在南海一系列的挑釁行為,菲方呈現出無視國際規則的新動向,這無疑將迫使中方進一步加大在南海的維權執法力度。
菲防長(資料圖)
在涉臺問題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也是不容置疑的原則。任何國家試圖在涉臺問題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都是在玩火。菲律賓在涉臺議題上發表不當言論,又在南海采取危險行動,這種連鎖反應只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最終損害的還是菲律賓自身利益。中方一直以來在南海和臺海問題上的立場明確且堅定。菲律賓若繼續執迷不悟,只會讓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希望馬科斯政府能認清形勢,停止危險行為,否則后果需自行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