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宗馥莉被 3 個同父異母的弟妹起訴” 這事兒鬧得滿城風雨,大家都在關注。
可誰能想到,在這節骨眼上,宗馥莉的親叔叔宗澤后,竟然公開放話,說宗馥莉 “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
這一舉動讓外界大跌眼鏡,也讓宗馥莉的處境更加艱難。
畢竟血濃于水,在侄女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叔叔不幫忙也就算了,怎么還 “背后捅刀” 呢?
在宗澤后看來,宗馥莉既然繼承了父親宗慶后的絕大部分產業,就沒必要對那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妹趕盡殺絕。
他覺得,不管怎么說,那三個孩子都是宗慶后的血脈,就算宗慶后遺產分配上沒給他們太多,宗馥莉作為姐姐,也有責任和義務照顧他們。
可現在,宗馥莉不僅沒這打算,甚至還想把父親可能留給他們的那部分遺產也據為己有,這在宗澤后眼中,實在是太不厚道了。
宗澤后還提到,宗慶后逝世的時候,他就提醒過宗馥莉,要低調行事,多做善事。可如今看來,宗馥莉似乎根本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他甚至擔憂地表示,如果宗馥莉繼續這樣下去,娃哈哈多年打拼下來的基業,說不定就要毀在她手里了。
而宗澤后之所以會對宗馥莉意見這么大,說白了還是利益的牽扯。
宗馥莉關停了 18 個工廠,推行新的生產線,在用人方面,她將一些元老級員工踢出管理層,重新選拔人才,推行 “按勞分配”,裁掉那些 “不干活只吃飯” 的老臣。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是讓公司擺脫家族內耗、走向市場的重要手段,但卻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
其中,宗澤后就是受影響最大的人之一。
他本來也是娃哈哈的創始人之一,可 2009 年退出后,自己創業沒干成,還被當成 “老賴” 掛了名。
當時宗慶后為了公司名聲,不得不跟他撇清關系,這事兒讓宗澤后心里一直不痛快,憋著股氣。
現在宗慶后不在了,他就把這股不滿全撒到宗馥莉身上,覺得她 “不講親情”,不讓自己再進公司做事。
更讓宗澤后火大的是,宗馥莉關掉的那 18 家工廠,前高管杜建英都有股份在里面。
這一關停,直接斷了杜建英的財路。宗澤后和杜建英合作多年,一起投了貴州宗盛刺梨產業這些企業,倆人的生意早就綁在一起。
所以宗馥莉這么一整頓,不光讓杜建英受了大打擊,連帶著宗澤后的商業布局也被攪黃了。
此外,宗澤后創立的 “宗師傅” 品牌,其推出的產品在外觀設計上與娃哈哈的核心產品極為相似,有 “高仿” 之嫌,這無疑是在分食娃哈哈的市場份額。
2025 年 1 月,娃哈哈集團不得不發表聲明,撇清與宗師傅品牌的關系,這一事件進一步加深了宗澤后與宗馥莉之間的矛盾。
而宗澤后自身更是麻煩纏身。
2023 年 3 月,因為股權轉讓起了糾紛,法院強制執行了他 6317 萬,還限制他高消費。這不僅讓他的經濟狀況陷入困境,個人聲譽也一落千丈。
而他控制的娃茅酒業也不爭氣,因為仿冒問題,被罰款 50 萬,這一下,公司的商譽嚴重受損,消費者對其信任度大打折扣。
就在這艱難時刻,宗澤后卻公開向杭州國資喊話,表示要是國資收購宗馥莉的股份,他愿意站出來 “振興娃哈哈”。
這話聽起來挺高尚,可大家心里都明白,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實目的是想借著這個機會,重新奪回娃哈哈的管理權。
而最讓人覺得有貓膩的,就是宗澤后和杜建英之間那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早年,杜建英在娃哈哈負責進出口和海外投資業務,而宗澤后在美國有著豐富的資源和渠道,兩人因為工作頻繁打交道。
這一來二去,合作越來越密切,關系也越來越不一般。
宗澤后在美國開的公司叫 “捷爾思”,巧了,杜建英后來成立的投資公司叫 “三捷”,這名字就透著一股不尋常的味道。
更讓人驚訝的是,杜建英二女兒的名字里也有個 “捷” 字。
從這些小細節就能看出來,兩人經過多年合作,利益早就緊緊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實打實的利益共同體。
只要一方的利益受到影響,另一方肯定會著急。這也就是為啥在宗馥莉改革觸動他們利益后,兩人會毫不猶豫地站在一起,共同對抗宗馥莉。
而宗澤后突然背刺的行為,更是使得宗馥莉的處境愈發艱難。
如今,宗馥莉不僅要應對弟妹的起訴,還要承受來自親叔叔的指責,在輿論和家族內部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至于這場豪門的紛爭最終會走向何方,宗馥莉能否成功化解危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