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突然跳出來指責中國軍艦在紅海用激光瞄準其偵察機,還緊急召見中國大使要求解釋。可仔細一看,德國不僅把事件地點搞錯,還刻意隱瞞了自家偵察機多次抵近中國軍艦的事實。這場看似“受害者”的控訴,實則是一場漏洞百出的政治表演。
德國的指控漏洞百出
德國外交部和防部一唱一和,聲稱中國軍艦在紅海用激光照射德國空軍一架A310MRTT偵察機,導致任務中斷,飛機緊急降落吉布提。德國防部發言人還煞有介事地說,這架飛機自去年10月起就在紅海執行偵察任務,7月初被中國軍艦“無故”激光照射。但中國國防部很快甩出鐵證——事發時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根本不在紅海,而是在亞丁灣護航,更沒開過激光設備。
德國軍機(資料圖)
更可笑的是,德國媒體自己都承認,德國飛機是在“抵近中國軍艦”時被激光照射的。既然飛機主動靠近,那激光瞄準很可能是中國軍艦的自衛措施。德國卻只字不提自家偵察機的挑釁行為,反而倒打一耙,要求中國道歉,簡直荒謬至極。
中國軍艦為何會在亞丁灣?
德國故意混淆紅海和亞丁灣,但中國海軍的活動范圍是有明確記錄的。2024年2月,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包括052D型導彈驅逐艦包頭艦、導彈護衛艦紅河艦和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開始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主要防范海盜,根本沒去紅海。包頭艦搭載的激光武器是低功率系統,主要用于光電對抗和無人機干擾,根本不可能對德國偵察機構成“致命威脅”。
德國偵察機(A310MRTT“鳳凰”)搭載的“多傳感器平臺”(MSP)是偵察設備,長期在紅海活動。中國國防部明確表示,德國飛機多次抵近中國軍艦,可能進行偵察甚至模擬攻擊,中國軍艦的激光瞄準是合理防御。德國卻刻意隱瞞這一關鍵信息,把責任全推給中國,實在無恥。
默茨(資料圖)
德國的戰略焦慮與雙標
德國此次炒作“激光攻擊”事件,背后藏著更深層的戰略焦慮。歐盟“阿斯皮德斯行動”2024年2月啟動,旨在保護紅海航運免受胡塞武裝襲擊,但效果有限。德國作為主力國家,急需制造“中國威脅”來轉移國際注意力,掩蓋自身軍事行動的乏力。
更諷刺的是,德國媒體和政客一邊指責中國“威脅航行安全”,一邊卻對美國、加拿大軍機在西太平洋聲稱被中國軍艦激光照射的事情視而不見。2020年以來,只有美加飛機有過類似指控,德國此次是“首次”在中東鬧事,明顯是想借題發揮,配合西方對華打壓。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
中國國防部三次回應,態度堅決:
1.事實不符:中國軍艦不在紅海,更沒用激光照射德國飛機;
2.德國挑釁在先:德國偵察機多次抵近中國軍艦,激光瞄準是防御措施;
3.德國必須尊重事實:停止無端指責,否則中國保留反制權利。
中國海軍在紅海的活動完全合法,包頭艦的激光武器只是警告手段。如果德國軍機繼續挑釁,中國完全有能力擊落它——就像國防部說的:“如果德國軍機繼續一意孤行,中國完全有理由將其打落!”
默茨(資料圖)
結語:德國別忘了誰才是挑釁者
德國這次“急眼”鬧劇,暴露了其戰略焦慮和雙重標準。中國軍艦在亞丁灣護航是正當行為,德國偵察機抵近偵察才是真正的挑釁。德國一邊要求中國“尊重國際法”,一邊自己卻無視規則,實在諷刺。
這場摩擦給國際社會提了個醒:西方媒體炒作的“中國威脅論”,往往掩蓋的是西方自己的挑釁行為。德國若真想解決問題,就該先檢討自家偵察機的行為,而不是倒打一耙,逼中國道歉。否則,下一次激光瞄準的可能就不是警告,而是更嚴厲的反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