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這支鏡頭有一周多了,真是的越用越喜歡。體積小、重量輕,價格親民。如果這支鏡頭搭配騰龍的35-150mm鏡頭,可以說是絕佳的組合,騰龍真的很懂用戶。相信這是一支可以改變你使用體驗的鏡頭。
騰龍 16-30mm f/2.8 Di III VXD G2,搭配索尼A7C2
PS:關(guān)于這支鏡頭的上市時間:其中索尼E卡口2025年7月31日,尼康Z卡口2025年8月22日。
鏡頭基本參數(shù)
型號
A064
焦距
16-30mm
最大光圈
F2.8
視角
(對角視角)
107°2′-71°35′
<使用35mm全畫幅無反相機時>
鏡片結(jié)構(gòu)
12組16片
最近拍攝距離
0.19m(廣角端)/ 0.3m(望遠端)
最大攝影倍率
1:5.4(廣角端)- 1:7(望遠端)
濾鏡口徑
φ67mm
最大直徑
φ74.8mm
長度*
101.8mm(索尼E卡口)
103.9mm(尼康Z卡口)
重量
440g(索尼E卡口)
450g(尼康Z卡口)
光圈葉片**
9片(圓形光圈)
最小光圈
F16
標準附件
花瓣形遮光罩,鏡頭前蓋,鏡頭后蓋
適用卡口
索尼E卡口,尼康Z卡口
上手感覺很棒
這款鏡頭是緊湊型設(shè)計,濾鏡口徑為67mm。這次搭配索尼A7C2,加上鏡頭的440g,整個重量才950g。這只是一個大三元鏡頭的重量。一般原廠對大三元鏡頭都是使用77mm或82mm口徑的鏡頭,為了獲得更好的畫質(zhì),重量就不能瘦身。
在常規(guī)的競爭中,騰龍難找到突破點。但對于重量敏感的群體來說,小巧輕量化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犧牲一點畫質(zhì)換取輕量化是很多人愿意接受的。
這款鏡頭支持全 weather 密封設(shè)計。鏡頭沒有 AF/MF 切換開關(guān),但配備了一個可自定義按鈕。變焦環(huán)和對焦環(huán)操作很絲滑,手感不錯,鏡頭的整體很簡潔干凈,質(zhì)感還是不錯的。
當你拿到這款鏡頭,在操控和便攜性上,給你的感覺會很好。我用它來掃街,上下班帶著,沒有負擔。這是一支可以改變你使用體驗的鏡頭,你可以搭配
拍攝體驗:綜合素質(zhì)高
對這款鏡頭的畫質(zhì)我是不擔心,自從騰龍升級到G2系列后,我都用過它們的產(chǎn)品,表現(xiàn)都很棒。這支鏡頭也不會令人失望。
在傍晚弱光的環(huán)境下,手持拍攝的畫面。能很好地還原當時的場景。在大光圈下,畫面的銳度感覺略有不足,縮小光圈后,有一定改善。最佳的畫質(zhì)在f5.6~f8的光圈范圍。
在白天,這支鏡頭的畫質(zhì)表現(xiàn)是很棒的,雖然銳度不高但畫面也不會感覺到肉。色彩還原度好,很自然柔和。
這支鏡頭在對焦的反應(yīng)上還是很快的,對于移動的人物能快速精準地鎖定焦點,干凈利落。我在使用過騰龍的G2系列的鏡頭,它們在對焦的反應(yīng)上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快速的自動對焦性在視頻拍攝中表現(xiàn)很重要,這支鏡頭小巧用來拍視頻也是非常好用的。
有人擔心的是,這支鏡頭沒有防抖功能,拍攝照片會不會糊?
我在拍攝時還故意把快門速度放到1/40秒左右的范圍拍攝,發(fā)現(xiàn)其實影響并不大?;蛟S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無反相機都具備機身防抖(IBIS),有助于手持拍攝時穩(wěn)定畫面。機身對防抖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只要不是太低的快門速度,把畫面拍清晰很容易。
如果在重量和防抖上做選擇,對喜歡輕量化的人來說,應(yīng)該是會選擇輕量,同時價格也會低很多。
在使用中,這支鏡頭的“呼吸效應(yīng)”控制也是不錯的,在30mm端有極其輕微的呼吸效應(yīng),廣角16mm沒有。
對這支鏡頭我沒有與他和原廠鏡頭進行對比。如果真要對比肯定有差距,比如畫面的銳度、防抖的控制等,僅從使用感受上來說,各方面的感覺都不錯。這支鏡頭的目的在于輕量化和畫質(zhì)等各方面取得一個平衡,就看你怎么選擇。
該鏡頭適配索尼E口、尼康Z口,國行售價5690元,關(guān)于上市時間:索尼E口(7月31日)、尼康Z口(8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