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這一次主場打亞洲杯,場內外的熱度都沒降下來——十年前在武漢,十年后輪到深圳,時間仿佛又繞回原點,但隊伍和故事都變了味,上一屆女籃亞洲杯中國硬剛日本,終于把冠軍攬進懷里,這次目標很明確,衛冕,沒得跑,三場小組賽全勝進四強,開局直接給對手立了個“別想太美的flag,現在對手還沒定,八成還是和日本繼續“互噴,老對頭的戲碼球迷都看膩了,但場上的懸念一丁點沒少
說到主教練宮魯鳴,賽后發布會上直接甩出未來規劃這張牌,核心信息其實不復雜——楊舒予主打2號位,李緣成后衛線新核心,說白了,宮導是在提前給女籃換血做心理建設,先說李緣,這姑娘18歲就進國家隊,6年國際賽場的見識,經歷過許利民、鄭薇、宮魯鳴三代教練,屬于典型的“年齡小資歷老選手,25歲正是球員黃金期,能抗能打,傷病也沒啥大問題,宮導點名她是下一個奧運周期的后衛核心,這話其實不新鮮,許利民那會就已經給了李緣機會,現在鄭薇和宮魯鳴繼續吃著當年的人才紅利,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但問題也來了,宮導其實話里話外都在暗示,楊力維、王思雨兩位老將很難撐到下屆奧運,甚至明年的世界杯也懸,球迷心里多少有點不舍,但現實就是這樣,誰年輕誰有戲,誰狀態下滑誰就得讓位,說白了,競技體育沒情懷
看李緣這屆亞洲杯的數據,場均2.6分,和韓國那場一分沒撈到,但首發位置穩得一批,這操作放在別的隊,早就被噴成篩子了,主教練還是想借大賽壓力給她升級buff,鍛煉大心臟,畢竟大賽經驗就是得靠一場一場拼出來,數據不亮眼,氣場得拉滿,你說她有沒有未來,得看這兩年怎么熬
再說楊舒予,02年生,23歲,身高臂展、技術打法都適合2號位,這屆亞洲杯三場小組賽,出場時間和得分都很穩定,打印尼22分鐘12分,打韓國33分鐘9分,打新西蘭16分鐘12分,平均水平高得離譜,主教練給的信任拉滿,不是白來的,楊舒予屬于那種場上老帶新的典范,尤其和姐姐楊力維的姐倆連線,既有傳承味兒,又有青春活力,主教練看起來是認定她要在未來奧運陣容里挑大梁
但2號位上年輕球員也不少,比如翟若云、羅欣棫、賈賽琪,楊舒予能站穩,靠的就是穩定和抗壓,別看她年紀小,場上的表現比有些老將還穩,這波操作,給教練點贊
其實現在的女籃陣容,說白了就是一代人接一代人,許利民時期的青訓紅利還沒吃完,鄭薇和宮魯鳴繼續往下傳,李緣、楊舒予、韓旭、張茹這些00后,撐起了未來三到五年的大盤,問題是后備力量能不能跟上,人才斷檔的老問題始終還在
聊到這里,球迷最關心的另一個點其實是李夢還能不能回歸國家隊,宮魯鳴沒明說,但這次規劃里沒提李夢,多少給人留了點懸念,畢竟李夢的個人能力和大賽經驗在女籃里是獨一檔的存在,前段時間有傷病和狀態波動,現在到底能不能歸隊,還是得看后續的身體恢復和球隊需要,教練組的態度其實挺微妙,說放棄肯定不現實,但也不敢把話說死,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
說到底,女籃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臨場發揮,而是新老交替能不能自然過渡,宮魯鳴公布的未來規劃,看似順理成章,實則每一步都在踩鋼絲,一邊要穩定成績,一邊又得給新人機會,稍有不慎就可能兩頭不討好,球迷嘴上說要支持年輕人,真遇到大賽失利,罵聲還是能蓋過一切,所以教練組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
你說巧不巧,十年前武漢亞錦賽中國隊遺憾丟冠,十年后深圳再遇老對手,劇情會不會重演,沒人敢打包票,但可以確定的是,新一屆女籃的核心陣容已經在穩步成型,李緣、楊舒予、韓旭這些名字,未來三五年一定會頻繁出現在大名單里,李夢的歸隊與否,更多像是一道“加分題,不是“送命題
寫到這兒,結論其實挺明白的,宮魯鳴這波提前亮底牌,既是給隊員吃定心丸,也是給外界打個預防針,陣容換血是大勢所趨,誰也擋不住,球迷要有心理準備,新人上位的陣痛期肯定會有,但只要方向沒錯,時間會給出答案,至于李夢,留給她的窗口期還有,但主角早已輪換
中國女籃新老交替的這道坎,誰都得過,能不能過得漂亮,就看接下來這幫00后的表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