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暑期的熱浪席卷荊楚大地,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一支由“00后”學子與教師組成的“精工卸作”團隊,正穿梭于實驗室與橋梁施工現場之間。他們研發的“一體化橋梁卸落塊”,為橋梁施工安全裝上了“智能保險栓”,用青春智慧破解了行業技術難題。
橋梁施工中,卸落設備的“老大難”問題一直困擾著工程建設者:拆卸費力、缺乏安全預警。在學院產教融合實踐課上,“精工卸作”團隊敏銳捕捉到行業痛點,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開啟攻關。他們沒有照搬傳統拼裝模式,而是從古老工藝中尋思路,將智能化技術融入設計,正如團隊成員所言:“像古人琢磨工具那樣,我們用新技術讓老問題有了新解法。”
研發路上,團隊的腳步從未停歇。為拿到最真實的施工數據,盛夏他們攀著腳手架在烈日下記錄參數,寒冬則守在實驗室里調試設備、分析預警信號。在武漢都市圈環線北段4標項目,他們曾連續駐扎45天,完成2000余次模擬試驗,從材料篩選到結構優化,從荷載測試到控制系統升級,每一個數據背后都是無數個日夜的反復打磨。同齡人在假期放松時,他們的時間始終屬于實驗室和橋梁工地。
經過上千次試驗的淬煉,“一體化橋梁卸落塊”終于“出爐”。這款設備不僅能精準控制卸落過程中的同步受力,還大大簡化了安裝拆卸流程。目前,該成果已在湖北10余個重點工程中“上崗”,累計為項目縮短工期近百天,用實際成效彰顯了青年團隊的創新力量。
“看到工人師傅們能更安心地作業,項目能更順利地推進,所有的辛苦都變成了成就感。”團隊成員擦拭著設備上的灰塵,眼里閃著光。這支年輕的隊伍,正用青春的智慧與堅持,在橋梁建設的安全之路上不斷前行。(中國教育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