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石樓縣氣象局與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簽署《汛期極端天氣災害應對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構建“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防災減災新格局,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防線。
此次合作聚焦極端天氣下地質災害防控的難點痛點,以“數據互通、研判聯合、響應協同”為核心,明確了多維度合作內容,織密汛期安全防護網。
數據共享無縫銜接,聯合研判精準預警。建立氣象與地質數據實時共享機制??h氣象局將及時提供極端天氣監測預報數據,特別是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精細化雨量預報??h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同步共享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位置、風險等級及防控措施等關鍵信息。
成立聯合研判小組。汛期每周至少會商一次,遇重大天氣過程即時啟動應急會商,共同分析災害風險,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通過打破信息壁壘,讓共享數據成為防災減災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預警響應深度融合,應急聯動精準高效。創新建立預警聯合發布機制。針對高風險區域和隱患點,將氣象預警信息與地質災害預警信息有機融合 ,通過短信等渠道點對點精準推送 ,打通預警信息傳遞的“最后一公里”,確保信息直達受威脅群眾。
明確應急聯動流程。氣象局發布預警信號時,自然資源局同步啟動 相應級別的地質災害應急響應。雙方聯合開展 隱患點巡查排查,形成“預警-響應-處置”完整閉環,顯著提升災害處置效能。
科普宣傳協同發力,提升公眾防災意識。雙方計劃聯合開展“防災減災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
通過制作通俗易懂的宣傳手冊、短視頻,組織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普及極端天氣避險知識及地質災害自救互救技能 ,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雙方負責人表示,此次跨部門深度合作是完善石樓縣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重要舉措,將有效破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氣象數據與地質風險脫節、預警與應急處置銜接不暢”等難題。下一步,兩部門將細化落實合作細則,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石樓縣平安度汛構筑更加堅實的屏障。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