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隨著汛期來臨,雨城區各鎮(街道)紛紛拉響“實戰實訓”集結號,深入開展防汛減災應急演練,以練促防,全力筑牢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銅墻鐵壁”。
望魚鎮:扣緊責任鏈條 鍛造精準響應能力
近日,望魚鎮在羅壩村回龍石步子溝地質災害點舉行應急演練,重點聚焦責任落實閉環,以此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效能和群眾自救互救能力。
急促的鑼鼓聲響起,演練正式開始。村干部迅速分頭行動,入戶幫助老人穿救生衣、攙扶行動不便老人撤離,年輕村民緊隨其后沿預定路線轉移。30余名鎮村干部、監測員和群眾在安全空地快速集結。
望魚鎮鎮長王一伊當場給大家說道:“剛剛大家配合得很好!真要是遇上險情,就照這個流程走,干部在前頭帶,群眾跟緊不要慌亂!” 監測員李謀指著墻上的轉移路線圖跟村民仔細講解:“記牢了,以后大家聽到這鑼聲就往曬谷場跑!”
演練將“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去哪里、管得住”的責任鏈條,具化為清晰的指令、迅速的行動和精準的指引。通過“手把手”幫扶和“逐戶”引導的實戰過程,讓每位參與者將職責流程內化于心,在實戰磨合中強化應急反應與協作默契,全面提升了全鎮應急處置能力。
西城街道:模擬“三斷”險情 錘煉協同作戰硬實力
7月11日晚,西城街道青元村高家巖的夜被一陣急促的銅鑼聲劃破。西城街道的干部們拎著喇叭、舉著應急燈,在滑坡隱患點周邊來回穿梭 —— 一場模擬 “斷水斷電斷網” 的應急演練,正在雨夜展開。
“鐺鐺鐺!后山有險情,大家快往天驕酒店轉移!” 銅鑼聲裹著擴音器的喊話,響徹夜空。村干部們舉著應急燈,挨家挨戶敲窗拍門,領著村民順著預先規劃好的路線往安置點走。在轉移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僅承擔起安全向導的職責,還積極安撫群眾情緒,確保轉移工作高效平穩。
抵達安置點后,人員登記、需求摸排與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同步啟動。工作人員詳細講解應急措施、避險要點及安置注意事項,有效提升了群眾的防災自救互救能力。
此次演練全面檢驗了街道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顯著提升了應急隊伍在復雜條件下的反應速度與協同作戰能力。
草壩鎮:模擬應對超標準洪水 提升應急處置水平
近日,草壩鎮組織開展了應對超標準洪水的綜合應急演練,通過預警信息傳遞處置、群眾轉移安置、江心島救援等 8 個實戰項目,全鏈條檢驗防災減災救災的實戰能力。
“各點位注意,演練開始!” 隨著現場指揮長一聲令下,對講機里指令清晰傳出,全鎮迅速進入 “應急狀態”。“十戶聯保” 責任人第一時間拉響手搖報警器,通過敲鑼吹哨、呼喊引導等方式,組織廣大群眾快速有序地轉移到集中安置點。
演練以青衣江水位驟漲的模擬場景推進,300 余名公安、交警、應急、衛生等部門人員迅速到位。現場,公安干警拉起警戒帶阻斷危險區域,交警騎著摩托沿轉移路線疏導車流,為群眾開辟出安全通道;衛生防疫人員背著藥箱緊隨轉移隊伍,隨時準備處置擦傷等突發狀況;電力工人同步切斷易淹區供電線路并架起臨時照明……… 各環節銜接緊密,36 個易淹區村民小組的近萬名群眾從低洼院落、沿江房屋有序撤離,整個過程緊張有序。
這場演練不僅是對超標準洪水應對預案的 “壓力測試”,更磨合了干群協同的應急節奏,為筑牢汛期安全防線打下了堅實基礎。
枕戈待旦 織密全域安全網
望魚鎮的責任鏈閉環演練、西城街道的 “三斷” 實戰演練以及草壩鎮的超標準洪水演練,從不同維度展現了雨城區基層防汛應急準備的精準發力。這些演練是未雨綢繆的實戰檢驗,也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鄭重承諾。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雨城區各鎮(街道)將持續以 “時時放心不下” 的責任感繃緊防汛之弦:隱患排查再加密,應急物資再備足,群眾轉移路線再熟化。從滑坡點的夜間巡查到安置點的物資清點,從防汛銅鑼的試鳴到預警信息的入戶傳遞,每一個細節都浸透著基層干部的擔當。他們用腳步丈量風險邊界,用機制織密防護網絡,以 “萬全準備” 應對 “萬一可能”。在街巷村落間筑牢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汛堤壩,讓 “守護萬家燈火” 的承諾在每一次演練、每一輪排查、每一份堅守中落地生根。
▌記者:楊洋(綜合整理)
▌編輯:彭勇
▌校對:鄭膠
▌責編:陳澤睿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