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中東這塊“火藥桶”,最近真是亂成了一鍋粥!紅海商船頻頻遇襲,敘利亞又遭導彈轟炸,安理會決議剛出爐就被各方解讀得五花八門。這不,2025年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2票贊成、0票反對、3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第2787號決議,將監督胡塞武裝襲擊商船的報告機制延長至2026年1月15日。中國、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投了棄權票,中方代表耿爽當場亮明態度:這份“紅海決議”絕不能成為某些國家軍事冒險的借口,必須嚴防濫用,否則只會火上澆油。
中方的棄權票,不是袖手旁觀,而是深思熟慮后的外交智慧。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解釋性發言中強調,紅海局勢的緊張根源在于加沙沖突外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引爆了周邊地區的連鎖反應。想想看,2025年7月6日和7日,胡塞武裝擊沉“魔法海洋號”和“永恒C號”商船,造成3名菲律賓船員死亡,還引發環境風險;緊接著,7月16日,以色列導彈砸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平民傷亡慘重。這一連串事件,表面是商船安全,實則是地區沖突的惡性循環。耿爽重申,中方早在7月9日的安理會發言中就敦促胡塞武裝停止襲擊,但治標更需治本:國際社會必須推動加沙立即停火,全面恢復人道準入。否則,紅海再多的決議也只是“貼膏藥”,止不住內傷。
聯合國(資料圖)
胡塞武裝的行動邏輯,看似瘋狂,卻透著無奈。他們將矛頭對準以色列相關商船,聲稱這是對加沙苦難的“報復”。2025年7月初,胡塞武裝接連兩波襲擊,只因目標船只一周內三次駛入以色列港口。這種“以暴制暴”的策略,雖讓西方跳腳,但也暴露了國際機制的失靈——聯合國管不了以色列,美國一味“撐腰”,逼得胡塞武裝鋌而走險。可悲的是,這反倒讓胡塞武裝陷入兩難:繼續襲擊,會招致美英更猛烈的空襲;停手,又怕以色列氣焰更囂張。中方的棄權票,某種程度上是提醒各方:別把胡塞武裝當“替罪羊”,得從根子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以色列的咄咄逼人,讓中東這鍋粥越攪越渾。就在安理會決議通過的次日,7月16日,以軍空襲敘利亞蘇韋達市,借口是“應對地區局勢”,實則赤裸裸展示武力。以色列軍方聲明毫不掩飾,稱這是“政治指令下的行動”,無人機盤旋、導彈呼嘯的畫面,看得人心驚肉跳。這種“想打就打”的做派,不僅無視也門主權,更把加沙沖突的火星子濺到紅海。耿爽在投票前就警告,2024年1月第2722號決議通過后,美英借機空襲也門,沖擊了和平進程;如今新決議若再被曲解,安理會的公信力怕是要碎一地。
聯合國(資料圖)
紅海的風波,早已不是區域沖突,而是全球貿易的“血栓”。聯合國數據顯示,2024年初以來,蘇伊士運河船只通過量暴跌42%,集裝箱船銳減67%,油輪和散貨船也分別下滑18%和6%。航運巨頭馬士基、達飛繞道好望角,單船附加費飆到50萬美元;倫敦保險市場戰爭險保費暴漲400%。這些數字背后,是普通企業的運費翻倍、貨期延誤、合同泡湯。中國作為最大出口國,深受其害——紅海這條“黃金水道”堵了,全世界都得“埋單”。中方的立場很務實:保障航道安全,但反對用決議當“遮羞布”搞軍事擴張。
阿爾及利亞和俄羅斯的棄權票,同樣耐人尋味。阿爾及利亞作為阿拉伯國家,棄權是平衡之道——既不縱容胡塞襲擊,也不愿替美英背書,生怕激化阿拉伯世界矛盾。俄羅斯代表波利揚斯基更直接,7月15日投票后強烈譴責胡塞武裝“違反國際法”,但拒絕投贊成票,只因擔心報告機制淪為“戰爭許可證”。三方默契背后,是對聯合國機制被濫用的集體警覺:2024年美英空襲也門,打了60多個目標;若歷史重演,紅海恐怕要成“火海”。
聯合國(資料圖)
中東這團亂麻,解鈴還須系鈴人。中方的棄權票,不是退縮,而是以克制為杠桿,撬動和平的可能。耿爽說透了:紅海問題離不開加沙降溫,阿拉伯國家得聯手約束以色列,國際社會更需增強緊迫感。說白了,安理會決議不是“萬能鑰匙”——濫用它,只會讓中東局勢從“一鍋粥”熬成“一鍋焦”。中國的態度如一盞燈:照亮亂局中的正道,那就是尊重主權、推動對話。畢竟,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導彈,而是靠公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