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特色咖啡銷售量攀升、旅拍服務熱度不減……日前,記者在青云市集、民生路、花果園等熱門街區走訪時了解到,隨著今年避暑季到來,爽爽貴陽不少經營場所的“涼城美景”文旅經營項目也隨之熱門起來。
“每天下午4點和傍晚7點,我們會迎來兩波客流高峰,門店每天的客流超過2萬人次,營業時間延至第二天凌晨結束。”7月11日,青云市集“黔里”文創門店總經理蔣開雄說,該店開業不到20天,營收已超過40萬元。
這座由曾經的國企鍋爐房改造而成的經營場館約700平方米,館內的蠟染、銀飾、陶藝手工體驗等商品和項目,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體驗。
“許多旅拍游客喜歡將穿民族服飾的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并附上旅拍攻略,進一步擴大了貴陽旅拍的影響力。”蔣開雄說,除了旅拍,網紅咖啡銷售收入也是該門店的主要營收來源之一。該店的特色藍染咖啡以貴州刺梨原漿調和,主打貴州特色。這款原本在小圈子里具有口碑的特色咖啡,因為今年貴陽冠軍咖啡產業的整體出圈而進一步被帶“火”。
“過去只有熟客才會點的刺梨咖啡,現在連第一次來的外地游客也會主動點一杯,每天的銷售量超過百杯。”蔣開雄說。
“請轉頭看向雙子塔,笑一個。”7月12日,在花果園濕地公園旁,貴陽旅拍攝影師唐嘉林舉著相機,為游客定格旅途中的美好瞬間。“近兩周是貴陽避暑旺季,來花果園網紅打卡點旅拍的人太多了,我們忙得腳不沾地。”為游客拍完照的唐嘉林一邊擦拭鏡頭一邊說。
唐嘉林平時在影樓上班,隨著旅游旺季到來,花果園網紅打卡點的旅拍需求激增,他每天下班后繼續在網上接夜拍訂單。當晚3個小時,他就為10余組需要在花果園旅拍的游客拍照,收入300元左右。記者當天在花果園濕地公園步道上看到,有30余名攝影師在為游客拍照,這些照片不僅滿足了游客的拍照打卡需求,還進一步擴大了花果園景點的影響力。
從去年國慶節開街以來,民生路好吃街人頭攢動,帶動小十字附近商鋪成為“文旅熱鋪”。尤其是避暑季到來,在油炸洋芋片、鍋巴糍粑、冰漿、烙鍋等貴陽特色美食帶動下,一些新的增值服務也悄然出現。
“貴陽夏天氣候涼爽,很多游客下了高鐵都不忙著找酒店住宿,而是拖著行李箱直接打車到民生路、護國路先飽口福。”在富水中路與竹筒街交叉路口經營便利店40余年的老板田芳榮說,由于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象,今年4月,他重新規劃店鋪空間,新增了行李寄存服務。
田芳榮說,即使是不寄存行李的游客來咨詢周邊的吃喝住行,他也會熱情推薦。
來源 | 貴陽網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干江沄
編審 | 劉義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