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精釀啤酒以其獨特工藝、多元風味和文化內涵,正成為酒類市場的一匹黑馬。《2024—2029年中國精釀啤酒行業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300億元,占整體啤酒市場的17.2%。
貴陽市提出豐富消費場景,加快“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培育扶持一批精釀啤酒品牌。如今,在貴陽600平方公里的城區,大街小巷里藏著1200余家精釀酒吧,密度居全國前列。精釀啤酒正在融入貴陽的市井生活中,成為新的城市文化符號。
熊貓精釀吧臺區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迪 攝
熊貓精釀:杯中的電影氛圍感
7月11日晚上10點半,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方圓薈·海豚廣場的喧囂漸漸退去。
剛加完班的何韻推開熊貓精釀電影主題酒吧的玻璃門,麥芽的醇香混著電影配樂撲面而來。她熟稔地向酒保要了杯“百香果西打”,在正對投影幕的座位坐下。
“白酒太烈,工業啤酒太淡,精釀的層次感剛剛好。”對何韻來說,每周五的這杯酒,已成為將她從繁忙工作中抽離的固定儀式。
這家開業不久的主題酒吧,通過巴洛克風格的復古裝潢搭配、滿墻懷舊電影海報,以及恒溫酒柜中整齊陳列著各式精釀啤酒,將影院與酒館的屬性巧妙融合。
與傳統酒吧不同,這里通過“精釀+電影+輕食”的組合,營造出了獨特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正逐漸成為周邊都市白領新的社交聚集地。“我們賣的不只是酒,更是一個能放下手機、專注交流的空間。”店長歐陽黎說。
作為國產精釀代表品牌,熊貓精釀在業界頗具知名度。2022年,熊貓精釀在澳大利亞國際啤酒大賽上脫穎而出,斬獲1金2銀4銅,贏得“冠軍精釀”美譽。
“貴陽人對精釀的接受程度很高,精釀文化很受歡迎。”歐陽黎說,“我們選擇在人流量大的花果園開設門店,希望讓更多人體驗到精釀的魅力。”
目前,該品牌在湖南益陽和貴州安順都有自建酒廠,始終專注于原料選擇和釀造工藝的創新,將地域風味融入現代精釀技術,打造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這樣的創新理念在花果園店受到歡迎。數據顯示,60%的顧客為女性,哈密瓜艾爾、百香果西打和柚見小麥等低酒精度果香型精釀尤其受歡迎。“微醺不醉的尺度,剛好讓大家放松又不失體面。”歐陽黎表示,“我們不想只是賣酒,而是希望把這里打造成文化交流據點。”
酒吧在氛圍營造上也下足功夫,樓梯轉角的電影海報剪影、電影主題特調酒品,甚至透明酒杯中旋轉的陀螺狀冰塊……精心打造的場景和產品,讓顧客從踏入熊貓精釀店門的那一刻,就仿佛進入了一個電影夢境。臨近午夜,準備離場的何韻晃了晃見底的酒杯,“下次要試試哈密瓜艾爾,感受另一種‘電影氛圍感’。”
TripSmith飲食間用精釀搭配牛肉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唯 攝
TripSmith飲食間:稀奇古怪有趣有“料”
7月10日下午,距離下班還有半個多小時,陳立威提前給地處貴陽市云巖區未來方舟外灘的TripSmith飲食間的店員發去微信:“幫我留一個靠窗的位置。”
被業界稱為精釀先鋒的TripSmith,從余家巷的一家小酒館出發,目前在貴陽市區已有8家門店。Tripsmith飲食間不僅有不同風格的自釀啤酒,還提供從紅燒牛肉粉到干拌毛肚、醬爆烤牛肉等不同種類的餐食,這也是它煞費苦心的地方:用貴州特色美食沖淡“喝酒”的突兀感,顧客自然產生親近感。
“最開始是和同事找地方坐坐,到逐漸養成一周去兩次的習慣,再到成為這里的熟客。”陳立威說,2022年的夏天,他跳槽到了一家快節奏的大數據公司,也是在剛入職的那段時間養成了定期出入TripSmith飲食間的習慣。
“我要一杯刺梨小調。”進店后,陳立威快步走向靠窗的座位。“一個人來,我就喜歡坐這里,有種偷得片刻閑的幸福感。”松弛的氛圍,給足了他情緒價值。
很快,刺梨小調被端上桌。整體呈金黃色,氣泡豐富,略帶渾濁感,視覺上就透著“有料”的底氣。喝一口,刺梨的酸澀被控制得剛剛好,收口還帶著一絲回甘,4%的酒精度和10°P的原麥汁濃度在精釀里算是微醺級別,搭配金錢腱、三花趾、牛肋條等店內一系列的“牛肉精選”,完美中和油膩。
“這就是貴陽精釀吸引人的地方。”陳立威說,特色美食為釀酒提供了充足的“創作空間”,主理人可結合本土元素進行創新嘗試,TripSmith飲食間的夏季限定就有楊梅酒IPA。今年新上的“回魂湯”則以貴州木姜子作為主味,那是一種融合了檸檬的清新、花椒的辛香,以及草木芬芳的獨特味道,喜歡的人對它愛不釋手,也有人單是聞到味道就喊“上頭”,“貴陽的包容度不高嗎?我覺得挺高的,一杯精釀就能有這么多稀奇古怪的味道。”
陳立威愿意為悅己而消費。對他來說,喝一杯精釀啤酒,已經開始同衣食住行畫等號,逐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一次也就一兩杯,量少但喝得精。”這幾年,他也從一開始的精釀“小白”晉升成了資深愛好者;從只能喝出“濃、淡、苦、果味”,到能分清“艾爾、波特、IPA”。“總的來說,貴陽精釀的辨識度越來越高了,這是一場奇妙又獨特的味覺之旅。”他說。
“大圣”精釀酒吧,客流火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偉 攝
大圣酒吧:花椒拉格很上頭
“那味道太特別了,又苦又香,跟我以前喝過的啤酒完全不一樣。”回憶起2012年夏天第一次嘗到兒子帶回來的IPA精釀啤酒時,位于南明區科學路的“大圣”精釀酒吧主理人康星亞眼睛依然會發亮。正是這口帶著柑橘香氣的苦澀液體,讓這位剛退休的貴陽阿姨一頭扎進了精釀啤酒的世界。
“當時精釀啤酒的資料特別少,我就天天泡在網上論壇上學。”康星亞坦言,最初的釀酒條件相當簡陋,“就用家里的保溫桶當糖化鍋,拿棉被裹著保溫發酵,一次只能做20升。”就這樣,康星亞開始了她的家庭釀酒實驗,這一試就是4年。
2016年,在跑遍全國各地的精釀酒吧和加工廠后,她終于在貴陽市南路開了第一家“大圣”精釀酒吧。“我們做的是‘前店后廠’模式,店里釀酒店里賣,新鮮!”康星亞驕傲地說。
“做精釀是個慢功夫。”康星亞一邊檢查著發酵罐的溫度一邊說,“每天早上10點開始投料,要到下午4點才能歇口氣。一款酒從釀造到上市,至少要1個月的時間。”正是這份耐心和堅持,讓精釀的口感穩定優質,“大圣”很快積累了一批忠實顧客。
“貴州有這么多特色食材,為什么不把它們釀進啤酒里呢?”這個想法讓她開始了新的探索。在嘗試了多種本地特色后,她把目光鎖定在了花椒上。
“花椒拉格的研發可不容易。”康星亞坦言,“花椒麻、啤酒香,怎么才能讓它們和諧共處?這就像走鋼絲一樣,稍不注意就會失衡。”為了找到最佳配方,她跑遍了周邊鄉鎮,“最后選定了貴陽本地的鮮藤椒,水分足、麻香正。”
麥芽的甜度、酵母的活性、水的硬度,每個細節都要精確把控。“最關鍵的是要在發酵最合適的溫度加入花椒。”康星亞說,“我在店里睡了整整3天,每兩小時就測一次數據,生怕錯過花椒風味釋放的最佳時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款花椒拉格一上市就火了。如今在科學路店的17款精釀中,這款帶著貴州特色的創新產品牢牢占據著銷量榜首。“其他口味像百香果、草莓小麥也都受歡迎,但花椒拉格總是第一個賣完的。”康星亞說。
“入口是醇厚的麥芽香,收口帶著微微的麻意。”常客張瑞東說,“第一次喝覺得有點怪,但越喝越上頭,現在每次來必點。”這款獨特的精釀不僅征服了本地食客,還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專程來打卡。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在點評網站上寫道:“從來沒想過花椒和啤酒能這么配,臨走還特意買了2升帶走。”
“我們在科學路店做了更多的嘗試。”康星亞介紹,二樓專門設了一個小型釀酒間,顧客可以近距離看到精釀的制作過程,甚至還能參與體驗。
此外,康星亞還在白云區建了1000平方米的精釀加工廠。“我們要讓更多人通過精釀認識貴州。”最近,她正在研發新品,“要讓貴州野果的酸脆和啤酒的香氣完美結合,用心做出貴州味道。”
錘子精釀啤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軍 攝
錘子精釀:接地氣的貴州味道
夏夜微風,在位于貴陽市南明區電力巷的錘子精釀酒吧,幾盞昏黃的燈下,年輕人圍桌而坐,杯中的精釀在暖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暈,仿佛時間也慢下了腳步。
精釀啤酒早已不只是舌尖的滋味,而成為這座城市舒展生活肌理的入口。
“我做精釀,不是為了追風口,而是想做出一款真正讓人回味的酒,希望能把對釀酒的熱情,轉化為一種表達方式,一種人與人之間連接的媒介。”錘子精釀創始人沈高彬是貴州省內少有的“調酒+釀酒”雙料大師,“我以前在深圳、上海、北京做調酒師,一次偶然的機會喝到國外的精釀啤酒,才發現啤酒的世界遠比想象中豐富多樣。調酒和釀酒其實是相通的,我想把調酒師的理念和釀酒師的理念融合,做出貴州獨有的啤酒。”
2017年,沈高彬一頭扎進了精釀啤酒的探索路。他先后赴美國、德國、比利時、法國、捷克系統學習精釀啤酒釀造工藝。2019年,他回到貴陽,創立了貴州錘子精釀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錘煉品質,精釀生活”為理念,帶領團隊潛心鉆研,將貴州本土特色食材融入釀造。經過無數次試驗,成功研發出了獨具貴州特色的精釀啤酒口味。
錘子精釀生產線。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軍 攝
“貴州有太多特色的東西可以用來釀酒了。像刺梨啤酒,雖然它容易氧化,釀造過程中很容易失敗,但卻積累了經驗。目前我已經做出了20多款啤酒,折耳根啤酒、木姜子啤酒等都融入了貴州特色。”沈高彬說,除了經典的IPA、小麥啤以外,錘子精釀還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貴州水果與啤酒融合,入口清爽,層次豐富,每一款都是店內的熱銷產品。
為了讓貴州精釀啤酒走向世界,沈高彬還積極參加國際比賽。亞洲啤酒錦標賽、布魯塞爾啤酒挑戰賽、塔羅斯·大師杯中國啤酒大獎賽都有他的身影。截至目前,貴州錘子精釀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與貴州70余家酒吧合作,精釀年銷售額可達4800萬元。錘子精釀不僅在貴州市場受到青睞,也通過線上銷售走向全國。
2020年,沈高彬在南明區電力巷開設的線下體驗店,成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貴陽是我的家鄉,這里山清水秀、人情濃厚,有著慢生活的氣質,特別適合精釀文化的發展。我們希望錘子精釀扎根這里,做一個有地方性、接地氣、但又不失專業度的品牌。”
走山酒館:山水之美浸入酒香
7月10日晚,貴陽市觀山湖區烙鍋街煙火升騰,轉角處一扇明亮的落地窗后,幾位年輕人正舉杯歡聚。
這里是走山酒館——一個將貴州山水釀進杯中的奇妙空間,正以獨具風味的精釀啤酒,書寫著本土風物與現代酒文化的浪漫相遇。
步入簡約而富有格調的小店,二樓的涂鴉墻成為天然的打卡背景。而真正的驚喜藏在酒單上:黑糯米與啤酒花、麥芽碰撞,釀成的醇香拉格,米粒是老板龍志華親自下田收割的;靈感源自貴州酸湯的酸湯古斯,氣泡在舌尖綻放出獨特的酸爽;銅仁抹茶、山地蕎麥等本土食材,都在釀酒師的巧思中化作杯中瓊漿。對于追求清新口感的客人,甜美的果酒系列同樣備受歡迎,成為夏夜微醺的佳選。
“走山二字,藏著雙重心愿,‘走進來’和‘走出去’。”2024年10月開業的酒館,是老板龍志華的心血。這位曾在酒企任職的貴州人,過去輾轉各地跑銷售,最終選擇回到故土深耕精釀。他表示,“走進來”是走進大山,把家鄉的優質原料、文化釀進酒中,同時引入外部優秀產品豐富本地選擇;“走出去”,則是希望貴州的好產品能走出大山,讓更多人了解貴州。這種思路也體現在店內的互動上——酒館墻面裝飾著非遺工藝制作的杯墊,客人們寫下的暖心話語在燈光下閃爍,共同構筑著一個溫暖空間。
龍志華堅持酒單至少每半月更新一次的節奏,酸甜果香與醇厚苦味交替登場,始終給客人帶來新鮮體驗。“精釀的魅力在于不斷創新,就像貴州的山野,四季都有新風景。”
“精釀不只是飲品,更是文化載體。”夜幕降臨時,酒館明亮的窗戶透出暖光,顧客們舉杯暢談。從一杯融入山野的精釀開始,走山酒館讓更多人品嘗到貴州大山的饋贈,也讓貴州味道隨著酒香飄向遠方。
來源 | 貴州日報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干江沄
編審 | 劉義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