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得準,賺得穩
700元的機票均價,已經撐不起一條航線?
過去一年,上海飛曼谷的航班多到眼花繚亂。東航、國泰 、海航……每天幾十個班次飛進飛出。而這個月,吉祥航空卻決定,撤了。
在吉祥航空的APP上,7-9月都已經沒有這條航線的航班,最近可預定日期也要到10月11日。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正常,畢竟中國人現在都不去泰國了。
事實剛好相反。
即使在匯率波動、輿論爭議等因素疊加下,泰國依舊是中國游客最青睞的境外目的地之一,熱度未減。航司還在飛,航線依然繁忙。
根據航班管家數據,僅7月1日-15日,上海航空執飛上海—曼谷的航班已達90班。
目前,仍在運營該航線的航空公司包括上海航空、春秋航空、東航、國航等。
換句話說,不是航線不行了,而是吉祥主動選擇了退出。
為什么退出?說到底還是,賬算不過來。
在航旅市場復蘇、航司票價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曼谷雖熱,但從上海出發的票價常年偏低,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窄。與其繼續卷在這類“流量紅海”里,不如把飛機調去更值錢的地方。
所以我們看到,吉祥沒有全面撤出泰國,而是更精準地重新投放運力,比如馬來西亞 、赫爾辛基這樣的中遠程航點。
同時,吉祥旗下的九元航空,仍在貴陽、銀川等二線城市運營飛往曼谷廊曼機場的航班,避開一線競爭壓力,轉而瞄準成本-收益比更可控的航段組合。
再往深層次看,這場航線調整,其實只是吉祥更大的航線戰略的一角。
2025年5月,吉祥航空的國際線ASK(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長50.1%,比2019年同期還高出197%,國際線客座率也同步提升了8%。
也就是說,不僅運力供給量大力增加了,實際的旅客出行需求,也穩穩接住了。
盈利端表現同樣亮眼。2024全年,吉祥航空實現歸母凈利潤9.14 億元,在國內幾家大型航司中,盈利僅次于春秋航空。相比之下,國航、東航、南航還在巨額虧損。
僅旗下控股的九元航空,就貢獻了3.32億元凈利潤,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飛得準,賺得穩,這或許就是吉祥航空的主要想法吧。主品牌在提質擴展國際線,子品牌則守住體量和利潤的底盤。
而這一戰略背后,是對整個市場邏輯變化的精準捕捉。
事實上,這種“從航線鋪量到結構篩選”的轉向,正在更多的航司之間上演。
面對高鐵分流、票價跳水、運力成本高企,不少航司不再一味上新擴張,而是開始做減法。
南航、大灣區航空等頻繁調整航線結構,一線城市打不過就撤,轉投二三線市場尋找增量,或加碼國際航線,去賺更高價值的票價與艙位溢價。
國內主干線的“黃金時代”結束得比預期更快,現在比拼的,更多是單位航段的盈利能力。航司的每一架飛機,都得飛向它“最值錢的那趟旅程”。
在存量競爭成為常態的當下,航司的課題早已不是擴張,而是篩選。
無論是在國內航線的精簡,還是在國際市場的拓展,大家都在尋求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運營模式。
吉祥航空撤掉上海—曼谷,看似退了一格,其實是在為未來騰出更有價值的空間。
未來,也許會有更多航司,不得不在“人氣航點”和“價值航點”之間做出理性的選擇。
當“流量思維”退潮,一架飛機怎么飛能產出最大化的利潤,才是這場競賽真正的勝負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