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狠話,震動歐洲。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日前公開表示:如果北約與俄羅斯開戰,德國士兵將會毫不猶豫地殺死俄羅斯士兵。此言一出,立即打破了德國長期以來在軍事上的謹慎姿態,俄羅斯克里姆林宮隨即回應,稱德國正在“再次變得危險”。
難道德國已經準備參戰了?俄羅斯又會不會因為他的一句威脅,而被嚇退?
德國部長點燃整個歐洲大陸的引信
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這位德國國防部長,選擇用最硬核的方式登上了全球頭條。他對著《金融時報》的記者,幾乎是手把手地描繪了一幅戰爭場景:如果北約和俄羅斯開戰,德軍士兵將會毫不猶豫地殺死俄羅斯士兵。
這不是什么外交辭令,這是打開了保險栓的威脅。很明顯,隨著俄烏戰事跨入第四個年頭,美歐對是否繼續援烏也產生了分歧,這導致烏克蘭近期在戰場節節敗退。如今眼看雙方將在蘇梅迎來最終決戰,終于還是有些國家坐不住了。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在放空炮,他還特意邀請記者去立陶宛參觀,那里,駐扎著德國二戰后第一支常駐海外的戰斗旅。這支部隊像一把出鞘的匕首,抵在俄羅斯的側腹,也徹底撕碎了德國幾十年來小心翼翼維持的和平主義面紗。
皮斯托里烏斯那句“想談和平?先拿出實力”,聽上去像是酒館里的硬漢宣言,但這背后,既有對北約軍事肌肉的炫耀,也藏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焦慮。
當“德國克制”成了過去式
幾十年來,德國在國際舞臺上一直扮演著“三好學生”的角色,尤其是在軍事上,克制得近乎自縛手腳。畢竟,歷史的包袱太重,誰也不想被人指著鼻子說“看,他們又來了”。可防長這番話,等于親手把歷史的傷疤又揭了一遍,德國這是怎么了?
或許,這是一種“戰時現實主義”,真到了刺刀見紅的那一天,戰場上沒有紳士,只有你死我活。皮斯托里烏斯不過是把這層窗戶紙捅破了,他可能真的相信,憑德國和北約的實力,足以碾壓對手,但也可能,這不僅僅是自信。
他話語里透出的那股狠勁,讓人不禁聯想到德國社會內部某些沉渣的泛起。冷戰后德俄有過蜜月期,但歷史的舊賬從未真正結清。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的記憶,對一些德國人來說,不是解放,而是國破家亡的屈辱。
說得再深一點,德國是不是也想“再次偉大”了?常年躲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軍事開支被指指點點,這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想必并不好受。一個經濟上的巨人,會不會也渴望成為軍事上的巨人?這個念頭本身,就足夠危險。
莫斯科的回應
聽到皮斯托里烏斯這句帶著威脅的言論,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的回應,與其說是憤怒,不如說是驚駭。他直言“難以置信”,因為在他看來,德國正在主動走回那條最黑暗的道路。“再次變得危險”,這話從俄羅斯口中說出,分量格外沉重。
莫斯科的邏輯很簡單:我們從沒想過要攻擊北約,是你們一直在虛構一個“俄羅斯惡魔”的形象,好為自己無休止的擴張和軍費暴漲找理由。而且俄烏沖突發展到現在,俄羅斯始終堅守一條紅線,那就是北約部隊不能直接參戰,現在看來,這條紅線已經變得岌岌可危。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對俄羅斯來說,北約的每一次東擴,都像是一條繩索在慢慢收緊。當波羅的海三國也成了北約前線,當德國的坦克開到了立陶宛,距離圣彼得堡不過一步之遙,這已經不是安全感的問題,而是生存空間的問題。
德國的駐軍,在莫斯科眼中,就是架在脖子上的刀,現在,握刀的人還高聲喊著要動手,這無異于一場玩火自焚的挑釁。這種言論,在俄羅斯民間激起了強烈的共鳴,那里的人們對戰爭的創傷記憶猶新,對德國的軍國主義幽靈更是充滿警惕。
兩個巨人隔空對峙
好在雙方還停留在隔空喊話階段,但也足以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是因為它觸動了歐洲最敏感的神經。歷史的幽靈與現實的利益糾纏在一起,正把整個大陸往新的深淵里推。2014年的烏克蘭,就是從一場口水戰,一步步滑向了代理人戰爭的泥潭。
德國在立陶宛的部隊,即便被冠以“防御”之名,也改變不了其進攻性的本質。它標志著北約在軍事上步步緊逼,而俄羅斯的回應幾乎是注定的:在加里寧格勒部署更多的導彈,在邊境增派更多的部隊。
于是,一個經典的惡性循環開始了:你建一堵墻,我就造一門更強的炮。你造了炮,我就再把墻加高。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在被動防御,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把火藥桶越堆越高,直到一個小火星就能引爆一切。
這場風波最荒謬的地方在于,言語和現實的巨大反差。德國防長高喊“用實力換和平”,卻似乎忘了二戰用六千萬條生命換來的教訓是“對話永遠優于對抗”。俄羅斯一邊痛斥德國的危險言論,自己卻深陷在烏克蘭的戰火中無法自拔。
雙方都被困在了自己制造的猜忌囚籠里,而代價,卻要普通人來承擔。柏林的父母開始擔心,政客一句狠話,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真的要穿上軍裝走上戰場。莫斯科的民眾則更加確信,北約的咄咄逼人,只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動蕩不安。
畢竟,就連大洋彼岸的特朗普也不敢無所顧忌地說出“殺死俄羅斯士兵”,因為他了解俄羅斯,更了解普京這個人。再加上今年本就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德國國防部長的這句話,似乎更像是為了掩蓋歷史回響的一種無奈之舉。
結語
當歷史的傷口還未愈合,新的火藥卻已在滋滋作響。政客的豪言壯語總是廉價的,但當賬單真的來臨時,支付的貨幣,永遠是平民的鮮血,這本該是歐洲早已爛熟于心的教訓,不是嗎?
信息來源:
北晚在線2025-07-15《德防長:如果開戰,德軍將準備擊殺俄士兵》
觀察者網2025-07-15《德防長宣稱已做好殺死俄軍的準備,佩斯科夫: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