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民間機構“年調查”曾發布“清末民國,山東十大文學家”名單。據稱:該名單的排名,是按照綜合影響力評定、按照出生時間排序的。
現在將此排名單轉錄如下。您如果對于這個排名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1、王統照(1897—1957)諸城(濰坊)
山東參加“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第一人,主持了青島第一家新文學期刊《青潮》的創刊。長篇小說《山雨》,與茅盾的《子夜》一起,從都市和鄉村兩個角度,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現實。
王統照
2、田仲濟 (1907—2004)濰縣(濰坊)
創辦《野光》、《處女地》文學周刊和《青年文化》月刊;20世紀40年代,完成中國第一部現代文學斷代史《中國抗戰文藝史》著述。
3、嚴薇青(1911—1997)濟南
著有《老殘游記新注》、《濟南掌故》、《聊齋志異選注》、《濟南地名漫話》、《嚴薇青文稿》、《濟南瑣話》、《老殘游記校點普及本》、《老殘游記校點插圖本》和《新注老殘游記》等。
4、王希堅(1918—1995)諸城(濰坊)
又名王熹堅。1947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地覆翻天記》。新中國成立后,出版有《變工組》、《前沿陣地》、《陳老石入社》、《迎春曲》等短、中、長篇小說和詩集。
《三進山城》賽時禮
5、賽時禮(1919—2001)文登(威海)
1964年創作代表作《三進山城》小說,后被改編成電影,發行280個拷貝,風靡海內外。后陸續創作《陸軍海戰隊》、《智闖威海衛》、《追蹤》、《黃金計》、《寧海沉浮》、《激戰前夜》等作品。
6、包干夫(1920—2008)蓬萊(煙臺)
曾用名包如謙,戈振纓。執筆呂劇《桃花扇》;指導京劇《奇襲白虎團》;參與京劇《前沿人家》等。
7、王安友(1923—1991)日照。
著有長篇小說《戰斗的沂蒙山區》、《海上漁家》、《擒鯊記》;中篇小說《李二嫂改嫁》、《不饒人的姑娘》;短篇小說集《追肥》、《十棵蘋果樹》、《漁船上的伙伴》等。小說《李二嫂改嫁》先后被改編成呂劇和電影,影響久遠。
王安友《李二嫂改嫁》
8、孔孚(1925—1997)曲阜(濟寧)
原名孔令桓,字笑白。出版有詩集《山水清音》、《山水靈音》、《孔孚山水》,詩論集《遠龍之捫》,詩文集《孔孚集》等,是“現代東方神秘主義詩歌”的開拓者。
9、苗得雨(1932—2017)沂南(臨沂)
原名苗德生。主要詩集有:《旱苗得雨》、《莊稼歌》、《解放區少年的歌》、《懷揣祖國地圖》、《山川情》、《維也納雨絲》、《苗得雨文談詩話新編》、《探藝集》等,另有散文集《沂水情》、《苗得雨散文集》以及《賞詩談藝》、《探藝集》等。
10、馮德英(1935—2022)乳山(威海)
著有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以及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女飛行員》等。其中,《苦菜花》、《迎春花》先后被改編拍成電影和電視劇。
馮德英《苦菜花》
除了上面十位大師外,還有一位來自濰坊青州的大家叫做馬瑞芳。
馬瑞芳是1942年生人,著有散文名篇《煎餅花兒》、《祖父》,長篇小說《藍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學海見聞錄》、《假如我很有錢》;隨筆集《野狐禪》、《女人和妒嫉》以及學術專著《蒲松齡評傳》、《聊齋志異創作論》和《從聊齋到紅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