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來長春的小伙伴有福了,除了和人們熟知的汽車、電影等元素相關的景點,長春又上新了!
七月初,長春市新民大街正式開街,這條街曾是偽滿洲國的中心統治區域,街上有許多偽滿時期的建筑,不僅造型別致,更默默記錄著一段沉重而不堪回首的歷史。
街中最值得打卡的“一館三廳”——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偽滿國務院舊址偽滿司法部舊址、偽滿綜合法衙舊址在七月同步開館,以歷史文化為主線來一場涼爽的citywalk,首站不妨選在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
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由長春日報社舊址改建而成,本身就是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筑,這個博物館是偽滿皇宮博物院的分館,空間不算大卻有著長春漫長的歷史故事,展覽內容豐富而感人。
館內設有五大基礎展陳——《新民更新》《長春故事》《長春時間》《城市之光——先生北上》和《長春非遺》,對于想全面了解長春城市變遷發展、人情風貌的小伙伴來說是非常值得打卡的。
火車軌道作裝飾,鐵路對長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鐵軌也仿佛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樣的布展方式貼合主題又極有沉浸感。
生動的圖片、詳細的文字、豐富的展品和細致的沙盤勾勒出關于長春的故事,這里定格著這座城市在荒原上崛起的瞬間,展示著中東鐵路使其成為重要交通樞紐的歲月,也默默訴說著“九·一八”事變后作為偽滿洲國“首都”的風雨飄搖。
館內復原了1931年9月19日發生在長春南嶺大營的激戰。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對沈陽北大營發起進攻,制造了“九一八”事變。19日凌晨,長春南嶺大營遭到日軍襲擊,東北軍官兵與敵人進行了長達9小時的激戰,后由于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下達了不抵抗命令,官兵被迫撤退,南嶺大營失守。
相比于抗日時期的沉重歷史,《長春非遺》便顯得生動而輕松一些。展廳精選了長春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9大類31項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可以看到鼎豐真、東發合等老字號美食的發展歷程,也可以了解到傳統中醫的博大精深。
微縮場景再現了長春老字號榆樹錢酒釀造技藝的過程,老街作背景,青磚長巷,讓人仿佛隔著漫長時光聞到了酒香四溢。
“長春值得N刷”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這個夏天打卡長春,不要錯過新民大街和街上的“一館三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