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所處的戰略困境,決定了它在獲取印度支持的同時,或將在不經意危害中國的邊境安全。這么說有質疑中俄交往的嫌疑,事實是,國與國交往從來只看重利益,道德道義這些東西,更多時候是一種枷鎖和束縛,只為了迷惑那些小國弱國。
7月17日,就中俄印合作機制開啟話題,中方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發言人林劍表態,中俄印三方合作不僅符合各自的利益,而且利于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中方愿與俄印就推進多邊合作保持溝通。中俄印開啟合作,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但通常“只開花不結果”。
原因有三:1、中俄印都是大國,三方有著根本性的政治分歧,尤其中印還存在著重大的領土爭端,這使得中印關系始終無法更進一步;2、俄羅斯不甘心只落位于歐亞大陸,如果有可能其還是想效仿前蘇聯,在南亞方向“有所作為”3、印度是俄羅斯的傳統戰略伙伴,俄羅斯希望繼續收割印度軍火市場。
奈何俄羅斯的實力撐不起普京對外擴張的野心,因此其只能不斷拿資源、“先進的軍工技術”換取印度等國家在俄烏問題上對自己的支持。只是令普京始料未及,印度的胃口太大,計劃趁俄羅斯深陷泥潭之際,從俄羅斯身上獲取蘇57全套生產技術,而這或讓中方難以容忍。
談三點看法吧。
其一、戰爭加速了俄羅斯的衰落。從“莫斯科號”沙場折戟,到“庫茲涅佐夫號”被擱置,俄羅斯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好戰必衰”:原來即便是大國,卻也經不起一場長時間的消耗戰,如果有可能還是應以和談為主,將分歧擺在桌面上,讓大家都能體面的退場。
可我們看到,俄羅斯依舊對烏克蘭發動高強度的進攻,擺出了將對手即時撕裂的架勢,而要獲得可觀的資源和在國際舞臺上的穩定支持,普京就只能不斷向美國喊話,期望美國能夠制止烏克蘭的反撲。同時希望印度能夠頂著西方制裁的壓力,繼續從俄羅斯進口廉價油氣。
其二、只有弱者相信眼淚,認為國際輿論會同情失勢的一方。敘利亞新總統朱阿尼“跪舔”美國,卻仍然遭受以色列轟炸的殘酷事實就表明:弱國是沒有外交權的,更不可能在大國的夾縫中保持中立,除非自己能夠置之死地而后快,踩著強者的尸體站起來。
言外之意,普京今天仍能夠獲得一些國家的支持,在于俄羅斯依然強大,仍具備和美西方對抗的戰略價值。如果有一天俄羅斯敗了,那么對不起,曾經和自己交心的伙伴也會變成路人。因為在這個世上,弱者通常被強者踩踏,幾無翻身的可能。
其三、中方或暗示俄印合作須“適可而止”,不能過于出格。近期發生在印巴的沖突就表明:有域外勢力在背后鼓動印度和巴基斯坦開戰,其目的在于禍亂南亞,干預中巴正常交往,讓中國成為霸權泛濫的受害者。是誰呢,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答案。
為應對突發情況,中方就得把準備工作做足。比如中俄印開啟全面接觸,將分歧擺在臺面上,供大家協商解決;亦或者中俄印聯手合作,應對特朗普“一刀切”的關稅政策。再不濟,中俄印應該達成形式上的聯盟,成為穩定世界和平的壓艙石。
但是很遺憾,設想永遠是設想。這就注定了:中俄合作、中印接觸,多會停留于表面,只以利益區分各自立場。于中國而言,俄羅斯的衰落,印度在印巴空戰中的慘敗,實為促進中國崛起的重大現實利好,中方可笑看潮起潮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