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正式批復向印度出口30架蘇-57E的訂單。
同時俄方承諾提供AL-41F1S矢量發動機制造技術、隱身涂料配方及雷達核心算法接口。此前,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已宣布向印度全面開放蘇-57的源代碼,這對印度自研五代機AMCA項目具有直接幫助。
印度與中國邊界糾紛未解,與巴基斯坦兵戎相見的硝煙還未散盡。俄羅斯這個時候向印度出售這款其最先進、在全球也屈指可數的五代機,會不會打破目前中印、印巴之間的戰略態勢?會不會導致中俄之間的戰略互信生變?
直接說,不會。
基于中俄雙方目前背靠背的戰略伙伴關系,這種有可能改變地區戰略均衡的事俄羅斯應該已與中方事先溝通,獲得了中國的理解。而且中國也不希望因印巴沖突和邊界糾紛,把印度徹底推向美國——雖然印度尚構不成實質威脅,但讓其離俄羅斯近一點,自然就會離美國遠一點。
央視新聞報道已披露,殲-20已在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實現常態化部署。這意味著殲-20已覆蓋至少14個航空兵旅,每個航空旅配備24~36架戰機,以此推算,殲-20的總裝備數量在336~506架之間。保守取中間值,約400架。而殲-20從性能指標上完全壓制蘇-57,因此中印之間的戰略力量對比依然是中國對印度的碾壓,并未改變。另據央視報道,成飛為殲-20配備的生產線至少有五條,年產能達120架。即便將來印度實現蘇-57自產,要追上殲-20的裝備數量,估計要等好幾輩子。更何況中國的兩款六代機已試飛七個多月,這別說印度,連俄羅斯脫了鞋也追不上。既然如此,中國沒必要去做惡人,攪了俄印之間的好事。
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可能更大些,但也不會改變空中力量“巴強印弱”的態勢。印度采購蘇-57落地后,會促使巴基斯坦加緊引進中國的殲-35,這也有利于拓展中國軍貿的空間。而殲-35的性能總體也超出蘇-57,尤其是在雷達和隱身指標方面,中國有獨特優勢。再加上在印巴空戰中表現突出的霹靂-15E,疊加來自中國的“預警機+地面防空+戰機”先進空戰模式,單打獨斗的蘇-57在殲-35加中國空戰體系面前,依然擺脫不了此前陣風戰機的命運。
既然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影響都在可控范圍內,反正印度終究要購買五代機——不是買俄羅斯的蘇-57,就是買美國的F-35。與其讓美國賺這筆錢,不如讓因俄烏沖突導致經濟困難的俄羅斯賺,還能讓蘇-57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為俄羅斯國防工業輸血。
從更深層次講,這事估計與近期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重啟有關。而這一機制的重啟對俄羅斯的積極意義大于對中方的意義。要知道,印度是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僅次于中國的大客戶(2024年貨值超400億美元),而近期美國正在脅迫印度放棄俄羅斯石油。如果印度迫于美國壓力,放棄俄羅斯石油轉向美國或中東去買,對在俄烏戰場上不斷失血的俄羅斯而言,是難以承受的痛。俄羅斯為拉住腳踩兩只船的印度,看準了印巴空戰給印度帶來的最大痛點,于是投其所好,印度自然沒理由拒絕。因此,俄羅斯不惜血本出售最先進的飛機,還提供源代碼和生產技術給印度,或許也是印度重返三方機制的原因之一。而這樣優厚的條件,顯而易見美國無論如何都給不出來。因此在對印度這個“墻頭草”的爭奪中,目前跡象表明印度接受了俄羅斯拋出的誘餌,暫時倒向俄羅斯。預期俄羅斯會借機將印度國防工業更緊密地捆綁到俄系武器上,這也算幫中國在美日印澳四國機制(QUAD)里扎了一根刺。
退一萬步講,看看印度“光輝”戰機那并不光輝的歷程,即便俄羅斯全面開放蘇-57所有技術,以印度那種“拆一架飛機再裝起來都能多出好多零件”的技術水平,其自研五代機何時能成功、能否對中國構成實質性威脅,估計只有濕婆大神才知道。
另外,拖了多年的雅魯藏布江水電大壩7月19日上午在西藏開工了。其實前期準備已經很久了,選這個時間點宣布正式開工,要說巧也是真巧。
下游的印度將來還是少干傻事為好。反正印度這個國家不能慣著,否則會飄。
當初英國人不把印度當人看,印度人反而對大英感恩戴德。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